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豆類市場需求低迷

  • 發佈時間:2016-02-03 21:30:5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國泰君安期貨 吳光靜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CBOT大豆指數價格區間為859.2~1053.6美分/蒲式耳,均價939美分/蒲式耳,較2014年均價1175美分/蒲式耳跌幅約20%;CBOT豆粕指數價格區間269.4~351.8美元/短噸,均價313.5美元/短噸,較2014年均價388.4美元/短噸跌幅約19%;CBOT豆油指數價格區間26.47~34.83美分/磅,均價30.79美分/磅,較2014年均價37.03美分/磅跌幅約17%。連盤方面,DCE豆一指數價格區間3604~4504元/噸,均價4147元/噸,較2014年均價4462元/噸跌幅約7%;DCE豆粕指數均價2638元/噸,跌幅約18%;DCE豆油指數均價5580元/噸,跌幅約13%。

  全球大豆産量居高

  據2015年12月美國農業部(USDA)發佈的世界農業供需報告(WASDE),2015/16年度全球油料作物産量5.2896億噸,同比下降1.42%,為歷史第二高位。其中,大豆、花生、棕櫚仁、椰肉乾産量上升,同比增幅分別約0.35%、3.5%、1.23%和1.47%;棉籽、菜籽(0,-3911.00,-100.00%)和葵花籽産量下降,同比降幅分別約12.34%、6.35%和0.83%。大豆作為全球第一大油料作物(佔比約61%),2015/16年度全球大豆産量3.2011億噸,分別較前三年增産約0.35%、13%和19%。從橫向來看,在2015/16年度全球油料減産的背景下,作為油料作物之首的大豆依然處於增産週期。從縱向來看,2015/16年度全球大豆連續四年增産,連續兩年維持在3.1億噸以上的水準,較2011/12年度産量增幅達到34%,不斷打破歷史最高紀錄。

  據WASDE報告,2015/16年度美國大豆産量預估39.81億蒲式耳(約1.0835億噸),較前三年度分別增産約1.38%、19%和31%,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單産預估48.3蒲式耳/英畝,分別較前三年增長約1.68%、9.8%和21%,創歷史最高紀錄。種植面積預估8420.5萬英畝,較前三年增幅約-0.09%、8.3%和7.8%,處於歷史第二高位。筆者預估,2015年美國大豆産量在1.07~1.085億噸之間,CBOT大豆價格指數(各個合約加權平均數)底部區間在850美分/蒲式耳附近。

  展望2016年美國大豆産量,筆者認為,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2016年美國大豆産量處於高産週期。理由如下:(1)種植面積預計處於歷史高位。2015年CBOT大豆/玉米(1939,1.00,0.05%)比價處於正常範圍,尚不足以使得農戶棄種大豆。我們對於2016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當前暫時謹慎預估為8200萬~8400萬英畝,收穫面積為8118萬~8316萬英畝。

  12月WASDE報告預估2015/16年度南美大豆三大主産國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産量分別為1億噸、5700萬噸和880萬噸,其中巴西大豆産量較前三年分別增長4%、15%和22%,創下歷史新高;阿根廷産量較前三年增幅分別為-6%、5.6%和16%,處於歷史第二高位。巴、阿兩國産量合計1.57億噸,較前三年約增長0%、11.6%和19.6%,處於歷史最高位。由此可見,南美大豆也處於增産週期。

  中國大豆産量持穩

  據12月WASDE報告預估,2015/16年度中國大豆産量1150萬噸,較前三年降幅約為6.88%、5.74%和11.88%,創下1994年以來的歷史新低。中國大豆産量佔全球大豆産量比重僅約3.6%。

  我國已經連續兩年實現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目標價格均為4800元/噸。我們認為,2016年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仍將持續(2016年4~5月期間預計出臺目標價格政策),預計2016年大豆目標價格持平2015年或略有提高。如果目標價格提高,不排除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好轉的可能性;2016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很小,種植面積持穩或小幅下降有望成為大概率事件。在豆類熊市的大背景下,我們依然預計目標價格將成為豆一期貨價格的“天花板”價格。

  豆粕期價重心下移

  據USDA預估,2015/16年度全球大豆壓榨量2.7373億噸,較前三年增長約4.33%、13.5%和19%,創歷史最高水準,略低於1992~2014年複合增長率4.66%。我們認為,全球大豆壓榨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壓制豆粕價格。從主産國美國豆粕産量的季節性看,在2001~2014年期間,每年四季度美國豆粕産量佔全年産量比重為27.56%,處於第一位;一季度豆粕産量比重為25.96%,處於第二位;其他兩個季度産量比重情況為:二季度比重23.81%(第三位)、三季度比重22.67%(第四位)。由此可見,每年四季度和一季度美國豆粕産量處於全年最高峰

  從我國大豆壓榨量來看,2013~2015年期間四季度壓榨量佔全年比重約27.21%(第1位),其餘為:三季度比重26.72%(第2位)、二季度比重24.25%(第3位)、一季度比重21.83%(第4位)。從我國豆粕産量的季節性看,第三季度産量比重佔全年比重約27.08%(第1位),其餘為:四季度26.79%(第2位)、二季度24.02%(第3位)、一季度22.11%(第4位)。我們認為,當豆粕産量階段性上升的時候,對於豆粕價格具有壓製作用,反之則具有短期支撐作用。

  豆粕需求依然低迷

  根據統計,2013年8月我國配合飼料和混合飼料累計總産量約1.23億噸,佔飼料總産量比重約82%。我們以“配合飼料和混合飼料合計産量(以下簡稱‘配混飼料産量’)”來觀察我國飼料産量情況。2015年1~10月,我國配混飼料累計産量約1.8億噸,同比增幅0.94%,遠遠低於2014年同期增幅(11.49%),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準;參考歷史水準,1990年至2012年我國飼料産量複合增長率為10.59%,2000年至2012年我國飼料産量複合增長率為16.01%。由此可見,2015年以來我國飼料産量增速大幅放緩。我們認為,我國飼料産量增長趨勢大幅放緩利空豆粕需求。

  2015年,我國家畜養殖利潤有所好轉。2015年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均值為166元/頭,低於2010~2011年養殖利潤均值179.86元/頭和451元/頭,處於2010年以來第三位水準;2015年外購仔豬的養殖利潤均值約137元/頭,處於2012年以來最高位。

  家禽養殖中2015年毛雞和蛋雞養殖利潤均值約-1.61元/羽和-10.9元/羽,均處於2010年以來最低位;肉鴨養殖利潤均值約-0.36元/羽,處於2012年以來倒數第二低位。可見,2015年我國主要家禽養殖全面虧損,且均處於近六年以來的低位。

  替代效應削減豆粕需求。主要的蛋白粕,如豆粕、菜粕(1952,6.00,0.31%)、棉粕、DDGS等在飼料中均有添加。由於菜粕和棉粕需要經過脫毒處理才能添加,而DDGS無需經過脫毒處理便可直接飼喂反芻動物,並且添加比例可達30%,成為豆粕最有利的競爭對手。2015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酒糟(DDGS)達640萬噸,同比增長約19%,全年進口量有望達到65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對於2016年DDGS進口量的預估,我們以20%的年增速預估,則2016年我國進口DDGS的數量有望達到650×1.2=780萬噸;據USDA預估,2015/16年度我國豆粕國內消費量約6172萬噸,按照90%用於飼料需求來算,則大約有5555萬噸用於飼料市場;如果DDGS進口量達到780萬噸(不排除更多數量),用於飼料的數量達到700萬噸,則預計進口DDGS將會爭奪豆粕飼料12.6%左右的市場份額(尚未考慮國産DDGS),豆粕依然面臨嚴峻考驗。同時,如果豆粕價格過高,還會受到菜粕、棉粕等蛋白粕的部分替代作用。所以,鋻於蛋白粕之間的相互替代性,豆粕需求依然不容樂觀。

  本文預估,2016年美豆指數均價約950美分/蒲,低位區間850美分/蒲,高位區間1100美分/蒲;DCE豆一指數期貨均價約4000元/噸,低位區間3400~3500元/噸,高位區間4300~4400元/噸;DCE豆粕指數期貨均價約2500元/噸,低位區間2000~2100元/噸,高位區間2700~2800元/噸;DCE豆油指數期貨均價約5800元/噸,低位區間5000~5200元/噸,高位區間6800~7000元/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