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力促基建出口安倍心思何在

  • 發佈時間:2016-02-02 21:30: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印度敲定首條高鐵引進日本新幹線,日本政府的底氣越發足了,他們打算進一步加強對日企爭奪更多海外基建項目訂單的支援。在近期舉行的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今後將全力擴大基建出口。他説:“今後也將舉全國之力予以扶持,我將帶頭積極開展首腦推銷。”這一決議在次日的日本參院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

  安倍政府這個擴大海外基建項目的算盤打得十分響亮,擴大日企的海外收益,佈局重要的地緣政治,通過建設高品質基礎設施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的關係,甚至作為外交手段也具有重要意義,其目的顯然不止一兩個。

  實現經濟增長的根本

  日本政府計劃擴大海外基建項目,到2020年,海外基建訂單及項目投資收入目標總額增至約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萬億元),是2010年實際總額的3倍。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劉雲表示,首先,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支援是一定的。

  現在,日本經濟的重點已經放到海外。劉雲指出,自日本出現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企業就將項目轉移到海外,尤其是亞洲地區,並且轉移以豐田等製造業企業為主。同時,日本也一直有計劃地在亞洲爭取工程項目。

  而這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劉雲指出,可以發現,日本經濟産生了亞洲化的轉變,其國內生産總值(GDP)和國民生産總值(GNP)基本是持平的,也就是説日本企業在海外創造的利潤和其在國內創造的利潤基本一致,日本企業是國際化的企業。“這映射到日本經濟上的表現就是,日本國內消費雖然佔GDP比重仍很大,但對整個國家經濟實力提升的影響並不太大,日本經濟更為核心的是海外的製造業和工程項目。”劉雲説。

  其次就是提升安倍內閣的支援率。劉雲指出,一方面,日本的財團大多具有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能力和獲利的空間;另一方面,安倍希望借舉國出口之力促進基建出口從而帶動出口的增長。從數據也可看出,到2015年底的日本出口數據是連續下降的,可以説依靠日元貶值的出口紅利實際已經到了瓶頸。“此上種種,安倍希望通過提振經濟進而提升其內閣在國內的支援率,那麼擴大基礎設施出口就是重要的一項。”

  再次,尋求戰略同盟,並作為重要的外交手段。

  劉雲指出,以日印為例,兩者就是經濟上、戰略上的同盟。在經濟上,兩國對東南亞地區都有需求。在戰略上,印度是日本向阿拉伯地區出口的一個重要窗口,日印有共同的向西走戰略,兩國以印度為“跳板”,共同向阿拉伯國家進行出口和生産。安倍之所以能夠同印度如此“交好”,主要原因就是此前日本在印度進行的核電和核能項目。

  底氣從何而來

  日本政府設立了30萬億日元的目標,並且根據領域不同分別設定訂單目標額:在電力系統和核能等能源領域設定了約9萬億日元的目標額,包括新幹線在內的交通領域設定為約7萬億日元,太空和醫療等新領域設定為約5萬億日元等。

  描繪出如此詳細又有野心的藍圖,日本可謂“底氣十足”。

  劉雲認為,日本在海外基建方面確實有很強的優勢。一方面,日本在官方開發援助(ODA)貸款包括政府開放援助的有償貸款和無息援助等方面做得時間久,同時品質有保障,成本也不高;另一方面,日本在做海外項目方面很有經驗,其大財團在海外通常是金融先行、保險緊跟,後期有大型設備企業跟進。“此外,日本政府認為在政治上其作為美國的盟友更可以有一些價值觀相符的‘夥伴’。”劉雲説。

  以日印為例,日本政府以此前日印首腦會談取得成果為契機,加速對印度市場的開拓。為支援日企,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等準備了總額達1.5萬億日元規模的特別金融援助,通過創造有利融資環境等來提供側面支援。“事實上,日本在印度支援的項目實際上很多,並且自2008年起,日本ODA援助就開始向印度傾斜。隨著印度GDP達到一定的每人平均水準,印度已經成為日本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劉雲指出。

  印度對日本産品的評價很高,這也加速了日本企業對印度的投資。現在日本對印度的基建出口也在不斷擴張。劉雲指出,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交通,即為印度修建大型的地鐵項目。印度的地鐵項目有三條主要幹道:一條西向、一條東向,還有一條橫穿南部,其中西向的地鐵線路就是由日本承擔建設的。此外,日本企業還建設了印度一些大城市的主要地鐵項目,以及印度的部分工業園項目。

  現在,日本又將目光瞄準了剛剛解禁的伊朗,並將其作為未來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劉雲指出,日本對伊朗主要有三個目的:其一是重新參與阿扎德甘油田的開發並拿到相關權益;其二是在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上有更大的收穫;其三是出口汽車並在當地建廠進行汽車製造和生産。此外,日本還計劃對當地的衛生醫療等實施援助措施,進一步提升在當地的話語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