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民投:聚舢板 成旗艦

  • 發佈時間:2016-02-01 05:20: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中民投所做的,就是通過投資平臺的搭建,實現民間資本投資在三個層面上的創新升級:一是使得民間資本流動由分散向規模化轉變、由自發向規範化轉變;二是由産業資本為主轉向金融資本為主;三是將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結合在一起——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年多來,活躍于海內外投資市場,其涉及領域之廣、投資金額之大,引發了業內外廣泛關注。

  中民投成立於2014年8月,恰逢國家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的關鍵期,這註定了中民投自誕生之時就承載著不一樣的發展使命。中民投總裁李懷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民投與經濟新常態相伴而生,如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將是其始終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新常態下中民投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研究透、把握好兩個課題:一是創造新供給,二是釋放新需求。”李懷珍坦言,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從模式的轉型升級和産業的轉型升級上發力,如此方能踐行好公司“聚合資本能量、釋放機制活力、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實現股東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結合。

  探路供給側改革

  發力産業轉型升級

  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中民投旗下90%的資産均佈局在國內三大經濟區域,其中78%的資産分佈在“長江經濟帶”沿線,分佈的第二大區域是京津冀地區,而第三大區域則是寧夏等對接“一帶一路”最為緊密的省份。

  在李懷珍看來,如此佈局就是要通過中民投這個平臺,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在增加新供給的基礎上釋放新需求,助力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

  投資150億元的中民投寧夏(鹽池)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是其得意之筆。該項目計劃建設2000兆瓦光伏發電站,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項目。“通過規模化投入、批量化處理和專業化管理,讓光伏發電成本有效降低,這實際上就是增加了新能源的有效供給,降低了排放,減少了霧霾。”李懷珍説。

  不僅如此,李懷珍心裏還有另外一筆賬,那就是圍繞寧夏鹽池光伏電站項目,中民投配套啟動了綠色牧業養殖示範基地、現代牧草種植示範基地等建設,積極探索“新能源+扶貧”“新能源+農牧業”“新能源+美麗鄉村”綜合開發的新模式。

  “董事會非常重視這些配套項目,一直在強調要給當地農民帶來實際利益。”中民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不僅建成了移民新村,還為當地1700戶農牧民房頂加裝太陽能板,讓老百姓無償使用綠色電力,且每年還能夠獲得一定的發電收益;公司還圍繞鹽池灘羊這一中國地理標誌産品,在灘羊養殖、屠宰分割、清真食品深加工的産業鏈上深耕細作,讓當地老百姓入股,形成利益共同體。

  以建築工業化推動傳統建築業的轉型升級,是中民投在供給側改革上的又一探索。“從構件預製到現場安裝,我們力推的建築工業化,就像在流水線上造房子,施工人員少了七成,污染、噪音、耗能等還大幅減少。”李懷珍説,中民投旗下的中民築友在建築工業化方面申請的專利數量超過了420項,目前意向合同超過了100億元,未來它將著力引導千億級商住市場的升級換代。

  據李懷珍透露,中民築友今年將在全國建設8至10個建築工業化高科技産業基地,並以此為藍本,通過加盟、技術合作等模式實現全球的規模化佈局。

  事實上,除了新能源、建築工業化之外,中民投涉足領域還包括鋼鐵、物流、房地産、物業管理、航空、保險等。一位市場人士表示,隨著中民投産業佈局的日漸清晰,其投行加投資雙輪驅動、以投資帶動投行的商業模式已具雛形。

  佈局“一帶一路”

  引領民資抱團出海

  總投資60億美元的中民印尼産業園,是中民投成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這個“一帶一路”沿線的“大頭”,從其籌劃之初就備受關注。

  之所以把印尼作為投資首選,李懷珍坦言,正是看中了“一帶一路”戰略所蘊含的巨大機遇。“中國政府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與印尼政府規劃的‘海上高速公路’計劃在發展方向上不謀而合,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印尼又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們相信,印尼産業園有望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樣板”。

  李懷珍給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印尼的鋼鐵年需求量約為3000萬噸,而其國內産量僅有700萬噸,而中民印尼産業園引入的一家國內鋼鐵民企的一個單體項目,建成後就能形成數百萬噸産能。

  “國內産能找到了‘用武之地’,這不就是國際産能合作的共贏嘛!”李懷珍表示,印尼的産業結構與規劃佈局很清晰。未來5年,印尼在基礎建設和工業升級方面會有很多“動作”,眾多港口、基礎設施及礦産資源項目將啟動建設,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將是難得的商機。

  據悉,中民印尼産業園將重點聚焦基礎建設、能源建設、高端製造等領域,這將為當地創造相當數量的工作崗位,同時也帶動了當地通訊、電力等行業的發展。不僅如此,中民投還與清華大學合作設立了1億元的“一帶一路”人才基金,為印尼等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本地化管理人才,受到了當地政府與民眾的歡迎。

  在推動産能“走出去”的同時,中民投的資本佈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前不久,新加坡中民國際控股公司正式成立,這是中民投搭建的又一個立足亞洲、面向全球的國際投資平臺,它將為民營企業“出海”提供銀行借貸、企業債券等國際融資支援。“中民投願意服務國家‘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成為民營資本‘走出去’的先行者。”李懷珍説。

  創新發展模式

  激發民資新活力

  除了眾多大手筆投資項目外,作為民營投資企業“旗艦”的中民投,其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中民投通過投資平臺的搭建,實現了民間資本投資在三個層面上的創新升級:一是使得民間資本流動由分散向規模化轉變、由自發向規範化轉變;二是由産業資本為主轉向金融資本為主;三是將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結合在一起。

  “當前,國內民間資本量大、活躍度高,但它們較為分散,在資金流動上也很不規範。”李懷珍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單個民營資本就像大海裏的小舢板,抗風險的能力較差,而中民投作為整合者,可以為民營資本和企業提供一個資源集聚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走出去,大家能夠取長補短、相互扶持”。

  目前,中民投的資本業務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投資、投行和産融結合。而這三個板塊的設立,正是圍繞著一個企業從初創到成長以及最終成熟的整個週期,彼此交叉互補並形成協同發展的産業鏈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中民投59家參股股東均為所在行業的領跑企業,業務範圍涉及資産管理、資訊科技、新能源、機械製造等多個領域。經濟新常態下,無論是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還是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挑戰,單個民營企業往往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應對。而中民投集聚的優勢資源,能夠有效幫助單個民企跨越短板、加快轉型。

  “實踐證明,這種民營資本聚合發展的模式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李懷珍説,1年多來,中民投模式廣受“追捧”,各地“民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介紹,目前已有包括“廈民投”“貴民投”“浙民投”等在內的多家地方民投創立,由江蘇大中型民營企業聯合設立的“蘇民投”也正在籌備中。

  對於“地方民投會不會對中民投形成競爭”的問題,李懷珍表示,競爭肯定會有,但更多的是合作。“眾多小平臺的出現,恰恰是中民投模式的一個擴大化,會帶來更多資本的聚集。我們有好項目可以請他們來參與,他們有好項目我們也願意參與”。

  李懷珍表示,中民投對國內外的商業環境和政策走向有著深刻的理解,未來將充分發揮國家品牌、資源整合、資金實力、綜合經營等綜合優勢,通過強有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活並釋放民營資本的活力,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