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2-01 05:20: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6.9%,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對中國GDP增長的預測完全相符。對於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IMF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必要調整以實現更平衡的增長。IMF首席經濟學家莫裏斯·奧布斯特費爾德表示,IMF對中國經濟2016年、2017年的增長預期與此前相比沒有變化,説明中國經濟發展沒有出現意外。IMF一直認為,6%到6.5%的增速對當下中國經濟來説是安全區間。對於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每年6%到6.5%的增速意味著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長期專注中國經濟研究,一直不認可當前有些人對中國經濟增長所持的悲觀看法,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認識到,最近幾年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服務業而不是工業。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具體數據印證了拉迪的上述論斷。2015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2014年提高了15.4個百分點,達到66.4%,比投資高30個百分點;服務業在GDP中佔比提高了2.4個百分點,達到了50.5%,即超過了半數,比工業高了16.7個百分點。

  拉迪認為,中國服務業近幾年的增速超過了GDP的增速,在GDP中的佔比大大超過了工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如今中國家庭在娛樂、旅行、醫療、教育和其他服務業方面的支出正日益增多,推動了中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這既有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結構優化在順利推進。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向新增長模式的轉變正在取得相當良好的進展,尤其是在以製造業為中心向以服務業為中心轉變方面,這一轉變比人們過度執迷的GDP增長數字要重要得多。對於有些人擔憂中國經濟走向硬著陸,羅奇認為是“杞人憂天”。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指出,人們不能忽視當前中國經濟的“體量”,就對全球GDP增加的貢獻而言,2015年中國GDP增長6.9%相當於2009年中國GDP大約14%的增長。按照IMF的最新預測,2016年中國GDP增長將放緩至6.3%,謝爾德認為,即使這樣,這個數據仍將是積極的,意味著中國2016年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方。

  奧布斯特費爾德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依賴傳統的工業和建築行業,這種宏觀經濟的再平衡調整雖然將帶來經濟增長的放緩,但對中國實現更加可持續、更加靈活的以消費為基礎的增長模式轉型必不可少。考慮到中國服務部門和“新經濟”部門的穩步增長,以及中國政府推出財政政策支援需求,IMF今年1月對中國2016年、2017年的增長預測與去年10月完全相同。

  拉迪強調,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不是“被動地實現”,而是“主動的、正確的選擇”,其目標是推動中國經濟從過去投資和出口驅動經濟增長模式向內需消費型經濟轉型。儘管經濟轉型之路並不平坦,但未來發展潛力無限。拉迪表示,他始終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