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兩會”熱議品牌農業

  • 發佈時間:2016-01-30 10:30: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需要瞄準短板解決問題。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但農業産業結構不盡合理、農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品牌化還不夠強、産業融合發展還需進一步提高。

  目前,全國各地的“兩會”正在召開,“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品牌農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對提升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充滿了期待。

  應把發展品牌農業,作為河北省現代農業建設的切入點。發展品牌農業,要以食品安全為核心。把農産品品質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們食用農産品的“舌尖上安全”。除此之外,還要確保生産環境安全、劃定食用品生産禁區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劃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責任,確定農産品品質的全覆蓋追溯責任,追究損害河北品牌農業聲譽的一切責任人的責任,用河北品牌農産品為消費者樹起食品安全的“心碑”。

  ——河北省政協委員胡木強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然發生變化。消費者對農産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海南要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品牌,首先必須把好農産品品質關。要加大對農藥的監管,可以通過推行村委會級監管員制度,解決田間地頭監管“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在技術推廣上,可以發揮村委會級監管員基層監控節點的作用,實時掌控各地作物病蟲實情,加強病蟲害測報、綠色防控,示範推廣高效低毒農藥。

  ——海南省政協委員張克堅

  宜良是農業大縣,但還不是農業強縣。宜良要圍繞優質産品來打造,不能走量,而要注重‘質’的發展。抓住農業這個優勢産業,打造都市特色農業。下一步,要將其培育成支柱産業。圍繞昆明市民需求,將好産品推銷出去,讓人吃的更生態、更安全、更健康。——雲南省人大代表、宜良縣委書記傅希

  上海市農業總産值佔比份額很小,基本農田保有量也不足300萬畝,但在保障全市副食品供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發展休閒經濟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關鍵問題。進一步規劃上海市農業用地,保障耕地品質,大力整治農業水利,並與新農村建設密切結合是需要統籌規劃的大事。有必要在“十三五”期間,頂層設計上海市耕地保護與水利建設,根本上改善上海市農業生産與食品安全的源頭保障體系。——上海市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組長何祖華

  某縣水稻種植品種達到100個,黑龍江省不同區域要培育自己的水稻當家品種,不要亂引濫種,聯合執法打擊“傍名牌”偽劣品種。呵護黑龍江大米,保護“稻花香”,為的是稻農耕耘有報償,打造綠色食品大省。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鄉村旅遊發展,不能各搞各的,應該納入城市旅遊大系統中,統一規劃和建設,科學開發和合理佈局鄉村旅遊項目。“十三五”期間,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謀劃城鄉旅遊業,突出特色、樹立品牌,發展現代鄉村旅遊産業集群,逐步實現以特色資源為主向以旅遊産品創新為主的轉變。有關部門應以生態環境保護為著力點,加強對鄉村旅遊規劃的環境審計和影響評價,確保鄉村旅遊業成為持續消費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北京市政協委員馬榮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