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轉基因不應“一棒打死”

  • 發佈時間:2016-01-30 01:30:3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創新驅動發展 ·聚焦一號文件

  轉基因農産品是否安全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全球話題。不時出現的所謂轉基因産品危害性報告、國內就此問題的探討乃至“嘴仗”,曾引發廣泛關注。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農辦)相關負責人28日在結合中央一號文件談“三農”熱點問題時也講到,要從源頭上防止轉基因種子未經審定非法流入市場。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中國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不能落伍,一定要搶佔農業轉基因技術的制高點。

  的確,轉基因農産品涉及食品安全、種子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利益等問題,對此保持高度謹慎是應有之意。然而近些年,有關轉基因作物的坊間傳聞、網路流言太多,這讓普通百姓對轉基因問題更為迷惑,甚至不乏一些人士認為應該全面封殺“轉基因”作物。與日俱增的“反轉”呼聲確實對轉基因科研産生了影響。這樣的態度是否可取?先來看看全球的現狀。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等機構數據顯示,如今全球大豆産量的77%來自轉基因作物,棉花産量的48%是轉基因的,轉基因玉米和油菜的比例分別超過25%和20%。截至2014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815億公頃。種植面積連續19年“持續增加”,共有28個國家的1800萬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

  即使在態度高度謹慎的歐洲,轉基因産品也並非被完全拒絕。已有兩種轉基因作物獲准在歐盟種植,分別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轉基因玉米和德國巴斯夫公司的Amflora轉基因馬鈴薯。此外,包括NK603轉基因玉米在內的44種轉基因作物獲准進口到歐盟銷售,品種涵蓋棉花、大豆、油菜、馬鈴薯和甜菜等。

  轉基因作物發展迅速,有關它的爭議卻越來越激烈。比如國際上曾有研究稱BT轉基因玉米會殺死美洲大蝴蝶幼蟲;轉基因油菜可與野生植物自然雜交,引發難以除去的“超級雜草”;喂食NK603轉基因玉米的實驗鼠會長腫瘤等。然而這些研究要麼無法被同行重復進行,要麼被歐洲食品安全局認定為不足採信,認為存在操作選擇性太強等諸多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7年《關於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的文件中曾謹慎地説:“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風險評估並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産生危險。”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評價道,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對轉基因技術不能“一棒子打死”。

  “從科學的角度,轉基因是發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論。現在我們正在把玉米的基因轉到水稻上來,提高水稻的光合效應,這樣的轉基因有什麼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他説。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曾評價説,到2050年全球糧食産量需要翻番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對農作物增産基因的確認和利用將成為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途徑。

  美國國家科學院幾年前出臺的《轉基因作物對美國農業可持續性的影響》報告,在承認某些轉基因作物與一些生態變化有關聯的同時,也認為總體情況看,與不使用轉基因技術的傳統農業相比,轉基因技術為美國農民創造了巨大的環境收益和經濟收益。言下之意,利大於弊。

  儘管轉基因技術仍然不完善,對生態也並非毫無影響,但許多專家都認為,謹慎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造福人類。中國現在需要的,是更加務實和謹慎的態度,不妖魔化轉基因作物,同時避免管理不善引發的生態災害和食品安全事故。

  因此,加強日常監管、嚴格監督執法,特別是嚴把研發試驗關、品種審定關和生産流通關,從源頭上防止轉基因種子未經審定就非法流入市場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應落實好轉基因産品的強制性標識要求,保證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有知情權、選擇權。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