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嚴格審批仲介房貸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4: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一條消息稱,稱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三家大行的深圳分行可能收緊面向房産仲介群體的房貸政策,以減少仲介炒房而産生的投機性交易。使“仲介炒房”再度受到關注。雖然三家銀行在第一時間表示並未針對仲介群體制定差異性房貸政策,但深圳已有部分銀行在嚴格審批仲介房貸,甚至有些已停止受理仲介的房貸申請。一直為人詬病的仲介炒房現象,究竟對深圳樓市上漲起到何種作用?有專家表示,仲介炒房的確助推了樓市繁榮熱潮,但實際影響力有限。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程

  靠資訊優勢炒房

  家住蛇口花果山社區的孟女士最近面臨著種種困擾。記者了解到,孟女士一家人原本住在社區內的花果山大廈,原屬於商住兩用樓,現已改成住宅用地,與社區內其他小高層樓共用車位等配套設施。目前該社區面臨舊改,社區周圍不少仲介人員在這之前就已看準趨勢,購買了不少小高層房,有的甚至是“眾籌”入市。

  但由於高樓拆遷成本高,開發商遂動了“把大廈割裂出小區外”的念頭,此時,這些已購入房的仲介分別通過QQ、微信群的方式大肆煽動小高層業主簽訂協議,同意分離大廈住戶,以便於舊改工作加速進行。

  “花果山大廈從修建開始就是與社區一體的,一旦分割出去後,我們大廈住戶就很難享受到原來社區裏的車位、休閒等配套設施,房子的估價也會受到影響。”孟女士告訴記者,在此前該社區開發商舉行的內部房産拍賣會上,有仲介人員假借業主身份,購買了不少中小戶型樓房再提價對外出手。“有的仲介借錢也在炒,當時一套就賺了超過60萬。”

  有房地産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房價不斷上漲成為了仲介炒房的基礎,只要有低於市場價一定比例的房子掛牌,仲介就買下來,轉手以市場價賣出。“仲介一直是二手房交易最主要的渠道,擁有獨一無二的資訊優勢,這是仲介獲得差價的關鍵。”

  剛性需求者最受傷

  正因為部分仲介炒房之風盛行,銀行開始作出回應。雖然中行、建行、工行三大銀行否認了仲介群體差異性房貸政策,但深圳部分銀行已經開始針對仲介群體制定了嚴格的房貸申請門檻,其中一些銀行已經停止受理仲介的房貸申請、或是對於仲介人員的房貸申請持謹慎態度。

  “目前我們已經不再受理仲介從業人員的房貸申請,如果社保是房産仲介公司所購買的,就算不從事房産仲介銷售工作,也不能申請房貸。如果申請了房貸,審核時也不會通過。雖然沒有正式發文,但深圳所有的光大銀行分支機構目前都在執行這個規定。”光大銀行深圳某支行經理如此表示。

  但這樣的政策也把多數未參與炒房的房産仲介人員和公司中並不負責銷售業務的工作人員擋在了門外。就職于某房産仲介公司行政部門的楊小姐就略有不忿地表示:“深深地感受到了歧視。”

  “在房價上漲中,最後受害的還是剛需購房者。”楊小姐告訴記者,她一直租房,本來準備在今年購買自己第一套房,但卻受限于部分銀行的嚴格審批政策。“少數仲介確實在參與炒房,但這並非是普遍現象,把責任一律推到仲介從業人員身上,説實話有點誇張了。”

  仲介炒房影響有限

  對此,記者採訪了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她認為,在上述案例中,買入後借助待拆遷、買入即賺的概念進行推銷,利用購房者的需求快速出手賺取差價實現牟利,屬於投機行為。“仲介炒房之風確實該受到抑制。”

  但她也表示,很難判定仲介炒房對於深圳樓市的走高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雖然少數仲介人員組團短炒行為對價格有著助推作用,但仲介並非起到決定性作用,寬鬆的信貸政策、較高的剛性需求和外部資金的涌入等都是關鍵因素。”

  記者同時獲悉,上周(1.18-1.24)深圳全市一手住宅網簽數據雖有回落,但成交均價已經突破5萬,達到了5329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8.49%,整個1月有望衝至歷史新高。對於當前深圳超過5萬/平方米的均價,深圳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經理王飛也表示,能支撐房産仲介大範圍炒房現象的基本面是不存在的。“以深圳樓市當前均價來看,一房的首付已接近60萬-70萬,絕大多數仲介人員的收入還達不到首付和後續還貸的能力,不能以點帶面來觀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