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美科學家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謎團

  • 發佈時間:2016-01-28 11:32: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家偉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美研究人員27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説,他們找到證據解釋為什麼大型星團中存在一些相對“年輕”的恒星。破解恒星形成“第二春”有助於加深天文學界對恒星演化機制的理解。

  星團是組成星系的基本單位,由大量恒星組成。一直以來,星團中的恒星被認為由同一片氣體雲塌縮形成,它們幾乎同時誕生並包含相同元素成分,因此星團中所有恒星的年齡應該非常相近,就像“同班同學”。然而,最新的天文觀測結果卻與這種理論不完全相符。

  由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學者領銜的團隊分析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後發現,在3個巨大的球狀星團中存在“年輕”的恒星群,它們的誕生時間與星團中最初的恒星形成時間並不一致,並且這些“後輩”的成長過程很可能是借助星團外部的氣體來完成。

  研究人員觀測的3個星團中,代號為NGC 1783和NGC 1696的星團位於大麥哲倫星系,代號為NGC 411的星團位於小麥哲倫星系。大小麥哲倫星系都是圍繞銀河系運轉的衛星星系。

  以NGC 1783星團為例,星團中那些最初形成的恒星群年齡為14億歲左右,但其中也存在兩個比較“年輕”的恒星群,年齡分別是8.9億歲和4.5億歲。

  研究人員認為,在最初的恒星形成活動完成後,球狀星團很可能在運作過程中,不斷吸積源自星團外部的氣體和塵埃,而這些恰恰是形成新恒星的重要原料。也就是説,星團中這些較新的恒星並非傳統觀點認為的那樣由星團內部“自然生産”。

  研究人員説,“把年輕恒星來源歸結為星團的外部環境的理論解釋,是取代傳統認知的最好的方案。這使得球狀星團的演化行為變得比預料的更加複雜”。他們接下來會對更多位於大小麥哲倫星系和銀河系中的球狀星團進行觀測,以進一步驗證他們的觀點。(記者張家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