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兩會勾勒國企改革藍圖 將盤活超萬億存量資産

  • 發佈時間:2016-01-28 07:54: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隨著30個省份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地方勾勒出了2016年地方國資改革的藍圖,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併重組”、“分類改革”、“整體上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等內容,或將撬動數十萬億市值。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可以看出,國企改革正式步入了快車道,有望盤活超萬億的國企存量資産。”分析人士表示。

  動態 地方兩會積極推進國企改革

  記者從多個地方獲悉,在目前已經召開兩會的省份中,上海、吉林、浙江、山東、江西、湖南、廣東、福建、寧夏、新疆、河北、河南、江蘇等十余省區市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2016年的國企改革主要工作,在加速重組調結構、清退落後産能、資産證券化、股權多元化以及投資運營公司等方面提出諸多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以混合所有制為導向的市場化兼併重組將加速,包括整體上市以及整合重組均是地方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很多省份已經把任務細化並確定重組企業的重點名單。”一位地方國資人員表示。

  種種信號表明,地方國企改革已經全面進入加速期。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上,江西、吉林、上海、浙江、河北等地均在2016年國企改革中推出了兼併重組的實質性政策。

  “目前很多央企已經有所動作,地方國企的兼併重組也進入了加速期,分類基礎上的兼併整合將成為國企改革重頭戲,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大潮正在開啟。”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從目前地方兩會中透露的種種信號來看,下一步通過加大集團層面的兼併重組來推動強強聯合和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託,通過股權合作、資産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同時也加快一些缺乏競爭優勢的非主業領域及一般産業低端環節的退出,為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掃清障礙。

  重點 資産證券化將提速

  除了明確兼併重組方案外,地方兩會上透露出的另一個信號是資産證券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記者獲悉,多地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除了明確國資證券化的比例外,還在積極推動制定相關細則和試點工作,其中包括完善董事會、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以及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等內容。

  通過資本運作推動資産證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盤活上市公司資源,從而實現內部資源優化整合,並實現國有資産價值最大化無疑是2016年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去年以來,國資委領導多次在地方國資系統展開密集調研,對地方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做了全面了解,目前很多地方國企都在積極行動部署改革,包括廣東省在內多個省份先後召開多場國資國企深改會議,而在地方兩會期間這項改革內容繼續發酵,目前很多地方都把國企改革作為2016年工作重點。”一位地方國資系統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剛剛召開的地方兩會中,上海、廣東、山東、江西、江蘇、吉林等省市均對國有資産證券化提出明確要求,如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要“開展首批58戶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當地知名的泰山財險、魯信影城、銀座汽車、銀座家居、福瑞達醫藥、濟鋼醫院等赫然在列。江西省則明確,2016年將繼續推動國泰民爆、新餘國科、天然氣控股等企業首發上市,積極推動金瑞期貨、建工集團、中鼎國際、江西國科等企業股改或上市輔導,支援一批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從目前各地透露的國企改革信號來看,重組整合、混改、資産證券化等已成為各省國企改革的重點目標和任務。上海、廣東、重慶、山東、北京等地對提高證券化率、資産整合、兼併重組等均有明確的鼓勵政策,地方陸續公佈的“十三五”規劃中也有11個省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水準,加快推進國企整體上市和兼併重組。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20個省市出臺了國有資産證券化率的目標,各地區提出的資産證券化率目標一般在50%以上。以國企重鎮廣東為例,廣州市出臺的《關於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提出,至2020年,競爭性領域的市屬企業將全部實現整體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強調加大整合重組力度,鼓勵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産權市場,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開放性聯合重組。廣東省頒布《關於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提出希望通過5年的努力,讓上市公司成為國有企業的基本組織形式,省屬企業資産證券化率由現在的20%上升到60%,主營業務完全實現整體上市。

  一位央企人士對記者坦言,目前資産證券化是國企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重要方式,此前已經有不少國企上市,但大多數僅僅是將一部分或産業鏈中的一環上市。實際上,和一些優秀跨國企業相比,無論是地方國企還是央企,資産證券化比例仍然偏低,很多企業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二十。

  機遇 或撬動數十萬億市值

  “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有賴於多層次資本市場,除了通過資本市場改制上市成為規範的公眾公司,國企上市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通過兼併重組,資産證券化來推動相關産業轉型升級,才能真正構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秀的國有企業。”李錦告訴記者。

  在日前召開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張毅表示,2016年將繼續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加大集團層面的兼併重組,推動強強聯合;推動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託,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記者了解到,按照中央部署的重組實施路徑,下一步同業或産業鏈上下游中央企業在集團層面的重組整合,以龍頭企業為依託開展行業板塊專業化重組將成為重點。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2013年地方國企資産達55.5萬億元,而資産證券化率總體不到30%,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企資産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大學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高達1010家,佔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

  財富證券分析師趙歡表示,推進國有資産證券化,把更多優勢資産裝進上市公司,其好處是很明顯的。可以盤活存量國有資産,提高資産的流動性、透明性,從而使資産易變現、易交易、易監管、易考核,有助於提高國資監管水準,也有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功能的發揮。趙歡説,目前多數省份國企證券化率不到30%,提升幅度很大,國有資産證券化未來將提速。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和央企資産證券化的推進,將會釋放出很大的市場空間。初步測算,未來幾年內將有30萬億之巨的國有資産進入股市。因此,國資證券化帶來的並購重組、資産注入、整體上市將廣受市場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