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姚余棟:可建“籌投貸”模式 打造文化金融核心

  • 發佈時間:2016-01-25 11: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5日訊 (記者 歐陽優)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在近日舉行的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成立大會上表示,文化金融是提升我國文化綜合實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文化産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但是文化金融靠VC/PE成功融資的可能性較低,他建議今後可建立“籌投貸”模式,打造文化金融核心。

  姚余棟表示,根據投中集團旗下金融數據産品CVSource統計顯示,2015年文化傳媒VC/PE融資規模為14.82億美元,環比下降35.82%,融資案例數量93起,環比上升27.40%。整體來看文化傳媒市場融資活躍度有所上升,但融資規模依舊回落。電影業內有分析人士稱,我國每年拍攝的700多部電影只有不到10%能夠賺錢,沒有專業團隊和專業行業分析的PE無法在電影界立足。在這種情況下要引入眾籌。如,美國Kickstarter已經募集達到21億美金,將近10萬個項目通過眾籌得到融資,並吸引了3千萬人次參與。“以前,我們是“投貸模式”,即先VC和PE融資再到銀行貸款。我認為應該要有的模式——“籌、投、貸”的金融新催化模式,應該是先實現眾籌再到VC和PE然後是到銀行貸款。”

  在姚余棟看來,一個成功的眾籌項目往往不但能眾籌獲得啟動資金,而且還能收穫風險投資的青睞。他舉例指出,目前最大的眾籌明星之一就是Oculus虛擬現實頭盔,從登上眾籌平臺到20億美元被Facebook收購,僅一年半時間。而中國的億航Ghost無人機,這是迄今為止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表現最好的來自中國的産品,眾籌金額達到86萬美元,隨後獲得了共計520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姚余棟強調,眾籌對風投有吸引力,因為它要求項目方展現自己的實力,以及它們對市場的價值。這意味著,只有強大的團隊和創新的理念才能接受市場檢驗,獲得風投公司及其他投資者的青睞。眾籌平臺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有成千上萬的投資者使用它。投資者形成了一個群體,而眾籌平臺往往也能讓他們相互交流,在盡職調查中提供投資幫助。借助集體的智慧,投資者也往往能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姚余棟指出,文化産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産業,具有創新性強,成功難以複製和收入難以預估的特徵,傳統融資方式普遍不青睞這一産業。眾籌的發展,為文化産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這一過程中,要把眾籌放在“投”、“貸”的前置環節,減少融資的時間、風險和中間環節,打造文化金融的核心。總之,眾籌最終會演變成一種趨勢,其帶來的意義不亞於公司治理模式上的創新與突破。因此,需要用眾籌凝聚群體智慧,配合以天使投資人,打通“籌”、“投”、“貸”的鏈條。

  據悉,2016年1月23日,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由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主辦,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華夏經濟學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等單位協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