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罕見“霸王級”寒潮席捲我國大部 凍雨強度不如2008年猛烈

  • 發佈時間:2016-01-25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杜芳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罕見的“霸王級”寒潮席捲我國大部,不但打破了人們與“暖冬”的約定,而且任性地一路南下,吹風飄雪。

  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從1月21日夜間開始到24日淩晨,西北、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最低氣溫最大下降幅度有6℃至10℃,局地達12℃至16℃。1月24日,全國有2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其中包括山東煙臺、青島、日照,江蘇淮安、響水,上海浦東,四川北川、瀘定,陜西華山等。

  而且,氣溫0℃線不斷南壓。截至24日7時,0℃線已經位於福建中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貴州南部一帶,江南大部地區氣溫已在冰點以下,華南中北部氣溫1℃至4℃,貴州大部和雲南東部為零下8℃至2℃。全國罕見地從四川到上海、從山東到雲南,都被這股大寒潮裹挾,廣度之大,也是近二三十年之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告訴記者,這股強冷空氣的確帶來今冬最冷天氣,加之影響範圍較廣,因而可稱作“今冬最強冷空氣”。面對這樣一次大範圍的寒潮天氣,2008年的那場冰雪災害仿佛又出現在眼前。對此,專家表示,此次冷空氣單個過程強度可以與2008年相比較,但不會持續出現2008年那樣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凍天氣過程連續在一起。本次過程雨雪強度雖夠強,但凍雨的範圍和強度不如2008年猛烈。

  讓人們放心的不僅是氣象專家的話,更是相關部門的應急舉措。從及時準確作出預報發佈預警,到積極服務決策,再到多部門聯動配合——災難應急更加井井有條,既讓公眾吃了“定心丸”,也為寒冷天氣增添了“暖色調”。

  關注氣象資訊的人們不難發現,早在1月15日,中央氣象臺及地方氣象臺預報員就明確指出中東部地區1月20日起的大範圍雨雪過程,以及1月21日至25日的強降溫和大風天氣。1月20日9時,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冰凍、寒潮)四級應急響應;同日20時,應急響應級別升至三級。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減災司、預報司、觀測司、氣象中心、氣候中心等立即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在這次應對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過程中,氣象資訊如一支“發令槍”,“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體系發揮出重要作用。上海、黑龍江、內蒙古、湖北、廣東、浙江、江蘇、江西、安徽等省區市均就應對此次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作出部署。在最強冷空氣到來前,各地相關部門已經做足準備。

  早在寒潮過程來臨前,氣象專家就指出,受大風降溫降雪的影響,南方地區大部冬小麥、油菜、露地蔬菜及柑橘、茶樹等經濟林果將遭受凍害或霜凍害。對此,農業部高度重視並緊急部署防範工作。受影響各省(區、市)農業部門切實做好強降溫和雨雪天氣防禦應對工作,通過為農作物採取增溫、防凍、除雪措施,以及調配救災種子、種苗、化肥、疫苗等,全力確保農業生産安全。

  與此同時,南方電網公司積極展開融冰、除冰行動,力保春運供電安全。在貴州,調配直升機參與抗冰應急飛行巡視;在廣西,動員應急隊伍並調撥發電機等應急裝備。

  張濤表示,26日至28日南方雖然還有強降水過程,但是溫度有所回升,而30日左右,氣溫將達到常年平均狀態,寒潮不久就會過去。(經濟日報記者 杜 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