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國企解包袱要配套“政策牌”

  • 發佈時間:2016-01-25 01:00: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境內大型國企集中,去年以來受需求不足、産品價格下降等影響,企業生産經營普遍困難。一位主管經濟的副區長説,大家都意識到了推進國企混改的迫切性,但現在上級一無指標、二無配套政策,一些企業只能先熬著。

  像這樣“先熬著”“等等看”的心理,在東北各地並不少見。一些地方領導認為,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就像“睡著的孩子”,一旦改革肯定會把“孩子”拍醒,“改革揭開了蓋子,會不會引發亂子?”還有人甚至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改革條件不足,能不能再放一放?

  如何打破這一僵局?國務院國資委改革局原副局長周放生認為,隨著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有關各方都要加強改革的決心和定力。“決不能在制度上小修小補,而要在體制上的啃硬骨頭。”他説,任何改革都不是在條件充分之後推進的,形勢倒逼才是改革的最大動力。

  “上輪國企改革、三年脫困期間,財政部、人社部、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了50多個配套文件,對國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不良資産等都進行了規範和保障。相比之下,此輪改革急需綜合配套措施出臺,形成政策上的合力!”周放生表示,解包袱是促改革的前提。

  當前東北經濟下滑,無論是國企本身,還是各級政府,都很難支付解除企業包袱的鉅額成本。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認為,因此有必要加速混改,通過出售國有資産和股權籌集資金,填補解包袱所需成本。“同時,也可以用這部分資金來彌補各地社保基金的虧空,強化民生保障!”

  本鋼集團運營改善部副部長范洪彬對細化改革政策需求迫切。“比如説移交供水、供暖、供電等社會職能,接收單位要求我們進行管線、設備的更新改造,但具體改造到什麼程度,各地缺乏統一標準;再比如國企向街道、社區移交離退休職工管理職能,應當預留多少管理費用,採暖費如何支付也沒有統一規定。”他説,各地出臺規範操作方案,才能讓基層實踐者沒有後顧之憂。

  針對國企與民間資本難合作,推進混改“兩頭怕”等問題,一些人士建議,消除顧慮可以先易後難,小步快跑加以推進。

  “東北很多國有企業的存量資産體量龐大,民資進入存在困難,是不是可以將新增項目作為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口。”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和軍説,現在東北很多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都採取了PPP模式,民營資本也有參與積極性,國企和民資完全可以在這類項目中摸索合作經驗,逐步向存量資産和已有國企鋪開。

  如何讓“大象”和“螞蟻”更好合作?一些專家建議,可以將大型國企進行分解,將不同業務單元拿出來混合,同時推進員工持股,形成多元股權的相互制衡局面。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提出,混改對企業治理機制的市場化提出更高要求,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資本運作效率,才能化解外部資本參與混合的擔心。

  “東北各地要明確民營資本在競爭類企業中的地位,並制定細則和辦法,防止非公資本被擠出。”東北大學經濟學教授李凱説,至於國有資本,可以優先股的形式留存在混改後的企業中,既滿足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要求,在一些重大事項上可發揮“一票否決”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