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關進入嚴查模式 代購的好日子到頭了

  • 發佈時間:2016-01-23 09:52: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跨境電商崛起,奢侈品調整境內外差價,海關進入嚴查模式

  “由於近期海關嚴查,幾乎沒有包裹順利到達,所以大家最近預訂的産品只能由本店主親自從日本帶回了。”昨天,已做了7年代購的lulu很無奈地在朋友圈發了這個資訊,“代購苦,這幾個月尤其苦。”

  看來,代購的好日子到頭了

  近日,貝恩諮詢發佈了2015中國奢侈品報告,在對約15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研究後發現,2015年消費者在奢侈品的購物地點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代購規模縮小,2014年這個數字大約為550~700億元人民幣,2015年跌落到340~500億之間。而且,這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2015年中國消費者的境外遊同比漲幅為32%,越來越多的人自己出去玩,自然減少了代購需求。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跨境電商(比如京東全球購、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和海外購物網站(例如亞馬遜、Net-A-Porter.com、ShopBop和哈羅德百貨等)的興起,才真的給代購帶來了很大衝擊。報告顯示,去年,跨境電商和海外購物網站合計規模為480億人民幣。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海關了解到,2015年共驗放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1933萬單,貨值32.3億元,同比增長了13倍,而網易考拉海購2015年下半年奢侈品的銷售增長接近15倍。

  代購本身利潤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起因是2015年奢侈品紛紛對全球差價進行調整。香奈兒率先調價後,一隻包的境內外差價已經縮小到2000元人民幣左右,隨後卡地亞、Dior、Berluti等一眾品牌也跟進調整價格。以Burberry為例,2016年的一套新款女士套裝國內定價為30000元人民幣,境外大約為24000多元,6000多元的差價如今看來已不算太大。再加上最近人民幣貶值,境外價格優勢又一次被稀釋。

  另外,畢竟代購意味著逃稅,是一直以來的灰色地帶,相關部門對代購的管控加強也成了必然。

  “最近回國入關,隊伍排得太長,目測開箱率100%,一樣樣查。”在廣告公司工作的陸先生剛從瑞士回來,排在隊伍中觀望的他很慶倖自己推掉了親戚讓他帶手錶的要求。

  “我前幾天回來時,被海關拆了一個行李。”lulu即便是她親自跑到日本把東西帶回來,也沒那麼順利,就因為海關扣貨,很多客人等不及就退了訂單。

  杭州的代購小F則積極轉型,開始賣起西班牙牛奶和澳洲車厘子,“奢侈品不會完全放棄,但還是多方嘗試吧。”(記者 曹婷婷 陳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