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見證“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 發佈時間:2016-01-22 08:29:27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沈麗莉

  我省是國家的老工業基地、新能源基地、煤炭基地和石化有色冶金基地,也是西部陸上綜合性能源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礦産資源豐富,尤其是河西新能源資源和隴東煤炭資源富集。

  “十二五”以來,我省立足資源優勢,以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煤電基地為目標,不斷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努力推進河西清潔能源基地、隴東煤電基地、電力聯網樞紐和過境油氣管網建設,積極推進陸上重要的綜合性能源通道建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能源供應能力顯著增強

  “十二五”時期,我省圍繞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潔化和高效化,積極推進能源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增強能源保障能力。

  范家坪熱電廠、酒泉熱電廠、金昌電廠、白銀熱電等總裝機486萬千瓦的火電項目相繼投産並網運作,全省火電裝機達到1930萬千瓦,比2010年增長33.7%。黑河寶瓶河、疏勒河青羊溝、白龍江鎖兒頭、黃河劉家峽擴機、苗家壩、橙子溝等一批總裝機246萬千瓦的水電項目建設投産,水電裝機突破851萬千瓦,比2010年增長40.7%。

  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民勤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相繼建成,張掖、慶陽、白銀、定西等地分散式風電開發建設全面展開,全省風電並網裝機1260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二位;規劃建設的敦煌、肅州、金塔、嘉峪關、金昌、涼州、民勤等七個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有序推進,光電並網裝機60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轉6版)

  (接1版)

  煤炭資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省煤炭預測資源量1656億噸,累計查明保有資源儲量為400億噸,比“十一五”翻一番,已躍升全國第六位。《隴東能源基地總體規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實施,獲准在建的煤炭總規模達到3150萬噸。靖遠、窯街、華亭三大煤炭生産企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加強,大柳、紅沙崗一號井、劉園子等煤礦建成投産,核準在建的核桃峪、新莊、馬福川等煤礦總規模達2430萬噸/年。全省煤炭生産能力達到6700萬噸,煤炭産量達到4500萬噸,隴東地區已形成煤炭産能3000萬噸/年。

  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初步形成

  去過河西走廊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感受,戈壁灘上的風真大。

  源源不斷的風帶來的不僅是個體的微觀感受,更是一座蘊含寶藏的“富礦”。全省風能資源理論儲量為2.36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超過6000萬千瓦,絕大部分分佈在河西走廊。太陽能資源理論儲量巨大,技術可開發量超過4000萬千瓦,區域內戈壁荒漠面積大,地域遼闊,日照充足,建設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條件得天獨厚。可以説,富集的新能源資源賦予了河西走廊新的生機與活力。

  “十二五”期間,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長足發展,河西清潔能源基地深入推進,國家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建成,已初步形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預計到2015年底,風光電裝機約佔全省總裝機量的39%,加水電裝機可再生能源裝機佔全省總裝機量的58%,成為甘肅電力的第二大電源,可再生能源比例位居全國前列。

  伴隨著新能源項目建設,全省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得到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集設計、研發、製造、培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産業體系,風電設備製造能力已達到500萬千瓦/年,太陽能已形成電池、組件、支架和逆變器生産項目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新能源已成為甘肅重要的支柱産業。

  “十二五”以來,新能源開發建設總投資1475億元,帶動裝備製造業實現工業生産總值1180億元。

  同時,圍繞解決新能源發電並網消納問題,我省開展了金昌新能源就地消納試點工作,蘭州鋁業自備電廠新能源替代發電量,並在酒泉、嘉峪關地區組織啟動了新能源企業與電力用戶之間的直購電交易。蘭州科天樹脂及水性塗料、四聯科技藍寶石生産加工、郝氏碳纖維等一批重大産業轉型項目落地,形成能源密集型産業集群,提高企業就地消納新能源電力。在已建成風電項目相對集中且供暖時段較長的酒泉地區,試點推進清潔能源供暖試驗示範工作,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

  高電壓等級的主網架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間,我省電網基本形成了以蘭州、白銀為核心,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的750千伏網架結構。

  甘肅電網作為西北電網樞紐和省際功率交換中心,在西北電網水火互濟、省際互調餘缺、跨區優化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不斷強化。截止到“十二五”末,全省750千伏變電容量1770萬千伏安,線路5320公里;330千伏變電容量3207萬千伏安,線路8850公里;110千伏變電容量2003萬千伏安,線路20802公里。

  全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進一步加大,“十二五”累計完成投資85.43億元,農村供電安全、可靠性及供電品質明顯提高,截至“十二五”末,全省農網電壓合格率達到98.96%,供電可靠率達到99.875%,綜合線損率降至3.03%。農村用電水準不斷提高,2015年全省農村地區總用電量預計達到490億千瓦時。

  “十二五”以來,甘肅的能源開發建設,特別是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和隴東煤電基地的建設,有效調整了能源結構,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甘肅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有力地支撐了全面小康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