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作風成就2015“海口速度”

  • 發佈時間:2016-01-21 08:32:54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揭秘2015海口經濟大逆轉(上篇)

  ■ 本報記者 單憬崗 見習記者 操文 實習生 陳嘉博 文靜

  核心提示

  大逆轉!

  這是對2015年的海口經濟發展歷程最好的描述。從近年來罕見的一季度的固定資産投資大幅下滑,海口陷入“四月之困”;到年終各項經濟指數大幅飄紅,上周海口史無前例地一舉囊括省政府頒發的7項大獎。短短數月之間,海口到底發生了什麼,成為備受省內媒體乃至經濟學人關注的一種現象。

  眾口一詞的結論是,海口去年經濟發生大逆轉,與海口市委大力弘揚“5+2、白加黑”、“釘釘子”、“馬上就辦”和“拍拍看”四種精神密不可分,與海口市委提出的以項目保增長、以“雙創”抓管理、以鐵腕轉作風密不可分。正是因為作風轉變,海秀快速路這種工期一拖再拖、飽受詬病的項目一改舊貌、不斷加速;拍拍看這樣的高科技小企業獲得了最大的真情挽留;海馬集團這樣的大企業拖延十幾年沒有拿到的土地證拿到了。

  “好的作風、好的政風,就是生産力,就是發展速度和品質”,在2012年12月20日的省委六屆三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一針見血地指出海南當前發展的最大困難是如何真正實現幹部作風轉變。而海口2015年的發展歷程,正是踐行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抓幹部作風轉變強力推進經濟發展的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

  1

  困

  省會海口的“四月之困”

  重點項目建設,成績慘澹

  2015年4月,對於海口而言,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月份。3月24日,海口第三次榮獲省政府頒發的重點項目上臺階獎。高興勁尚未過去,4月份出爐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就讓海口人掉入冰窟——固定資産投資僅完成132.8億元,同比下降12.4%;GDP增速僅為5.7%,相較上年度同期的7.3%下降1.6個百分點。

  作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重頭戲的重點項目建設,成績更是慘澹,一季度海口重點項目才完成投資54.6億元,佔全年目標的13.7%,較上年同期下降38.7%。海口想要連續四年“上臺階”,幾乎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此,海口市有關負責人分析稱,2014年“威馬遜”超強颱風影響持續到2015年年初;又遭遇建省以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和有氣象資料記錄以來時間持續最長的高溫天氣,給2015年開年工作帶來了巨大困難和壓力。投資的下滑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消費增幅收窄,即便有春節黃金周,同比也僅增4.8%。

  作為省會城市,省內第一地區經濟體,海口一直牢牢佔據固定資産投資總量老大的位置,不料在2015年一季度卻被省內另一城市拉下第一寶座。當時海口市多次遭到來自省裏的批評。

  9月,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把握良機開展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在9月18日召開的全省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動員電視電話會上,省長劉賜貴要求各級政府官員以嚴的紀律、鐵的作風,確保項目建設任務按時序進度完成。

  此時,海口4月的困局早已煙消雲散,作為省會城市的海口再次被寄予厚望。對此,海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奮力扛起省會城市百日大會戰主戰場的責任擔當”,決心新開工項目237個、新增投資逾100億元,新增投資額超過全省的一半以上。

  2

  新

  市委新班子帶來新氣象

  文不過夜、事不過天、案不積卷

  2015年5月5日,市委新班子正式上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要求海口“切實扛起省會城市的責任擔當”的殷切期望,得到了省委常委、新任市委書記孫新陽的響亮傳達。

  新班子帶來的是新氣象。新一屆市委班子上任即牢記省委省政府要求,以雷厲風行的實幹精神拉開了海口“效率風暴”的序幕。

  孫新陽展開密集調研,腳步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項目現場,從各部門到各區再到鎮街、村居。他認為,要解決海口存在的各種問題,關鍵在於轉變幹部作風,要牢牢抓住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契機。於是,海口市委針對性地提出了要發揚“5+2、白加黑”“馬上就辦”、“釘釘子”的精神。

  最先感受到變化的是海口的各級公職人員。他們發現,市委的書記辦公會開得更勤了,往往省裏剛剛召開什麼會議,或者省裏領導調研海口後有什麼最新精神,當天下午或者晚上,書記辦公會就會如期召開落實。市領導的調研、現場辦公會日程也更密集,解決的企業和群眾的難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這帶動了全體幹部精神為之一振,文不過夜、事不過天、案不積卷正在成為辦公常態。

  關心時政的海口市民欣喜地發現,報紙上關於海口“馬上就辦”的新聞多了起來。5月27日,海南日報頭版刊發的現代版“蕭何月下追韓信”讓人津津樂道——5月22日,省委書記羅保銘獲悉“網際網路+”防偽龍頭企業拍拍看公司即將外遷,當即指示盡最大努力挽留。經過一番及時工作,當晚拍拍看公司董事長即飛回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機場接機,並與省直有關部門一起迅速解決了拍拍看公司的一系列難題。這個海口哺育大的企業,最終留在了“娘家”。今年1月5日,喜訊再次傳來,海南拍拍看網路公司通過2015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而更大的收穫是,海口由此總結出“拍拍看”精神,親商、安商、愛商、富商,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海口各級各部門與企業打交道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在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看來,群眾和企業需要的不是宣言和承諾,而是行動和實效。“用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和企業的‘滿意指數’”,這句暖心、貼心的話,回答了“‘四種精神’為了誰”的基本問題。

  3

  沉

  資源下沉,基層權責統一,創造力被激發

  構建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

  2015年11月23日,秀英區率先在全市全面啟動城管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將剩餘執法人員全部下沉至鎮街,連同相應的執法車輛、處罰權等。“這樣真正實現了權責對等。”秀英區城管局負責人説。

  借此秀英推行了“門前三包”監督管理“六合一”聯合執法、強化防控違建嚴格落實“零增量”目標。截至今年1月6日,該區下達市區兩級督辦件304件,辦理率均為100%;48小時快速處置機制將違法建築扼殺在萌芽狀態。

  對違建的有效打擊為項目落地創造了良好條件,而其他資源下沉改革工作的相應推進,讓秀英區在百日大會戰中表現優異。由於基層活力被不斷激發,該區百日大會戰累計完成投資率高達340.47%。

  這是海口大力推進一系列向基層下沉資源的改革獲得成功的一個範例。

  發展的出路在改革,前行的動力在改革,解決當前各種矛盾和問題的辦法也在改革,要對海口市幹部作風的轉變從體制機制上加以保證,必須進行資源下沉的改革,構建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讓“區級待遇比市級好、鎮(街)待遇比區級好”真正變成現實。

  去年8月20日,海口市委全會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的決定》及三個配套的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市、區、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

  “只有基層權責對等了,黨員幹部從心理上感受到了公平,幹活的積極性就會顯著提高。”海南大學教授詹長智説。

  資源下沉,進一步激發了基層的創造力。

  為讓“雙創”惠及廣大民生,海口決心啟動小街小巷改造。“雙創”指揮部向各區撥付4.8億元,各區、各鎮街被作為業主單位,積極性被充分激發。

  美蘭區住建局就是典型。

  由於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按照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很難保證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該局採用EPC管理模式(指公司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測量、設計、施工實行承包),業主只需要進行一次招標,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實現了項目的順利開展。

  4

  變

  全市黨員幹部作風大變,活力大增

  快速解決企業難題,項目推進速度加快

  去年5月下旬,海口觀瀾湖提出4大塊10多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涉及海口兩個區、10多個部門和多家國企,海口市發揮“四種精神”,3天即拿出全套可行方案。“速度非常之快,我非常滿意!”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説。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全市黨員幹部作風大變,活力大增,類似的快速解決企業難題的案例不斷涌現。

  巨變,正在海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推進。

  海口乾部作風明顯改變了。

  “規劃部門實現了審批效率零延誤、工作品質零差錯、規劃服務零距離。”市規劃局負責人説,他們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務,60個項目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了選址許可和工程規劃許可,部分項目即到即辦當天辦結,審批提速率57%,材料精簡率59%。

  一些久久不能開工的項目開工了。

  省兒童醫院新建項目2012年9月就已獲正式批復立項,原定2015年竣工,但由於多種原因,近3年籌建過程中項目選址兩次調整。去年9月28日,在海口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下,該醫院新建項目終於動工開建。

  一些開工後工期卻不斷拉長的工程復工了。

  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海秀快速路項目是省市重點項目工程。然而,自2012年正式奠基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項目進展緩慢。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對海秀快速路項目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資金、拆遷、違建等眾多“攔路虎”被一個一個攻克,海秀快速路快速復工。12月中旬,海口市正式宣佈,該路預計今年7月30日通車。

  一些新開工的項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工了。

  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作為加快推進我省農業轉型升級的龍頭項目和我省“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從去年9月提出到12月30日開工,僅僅用了3個月。

  5

  成

  有志者事竟成

  100天時間,新開工233個項目,完成投資168億,佔計劃投資額的181%

  作風之變,帶來了一個個刷新歷史的“速度”。

  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徵地于去年7月22日開始簽訂徵地協議,至7月27日,全面完成項目農用地徵收任務。確保了項目10月份順利開工,創造了徵地工作的“美蘭速度”。

  去年8月24日,美蘭區靈山鎮政府大院動遷簽約儀式上,短短的50分鐘199戶被徵收戶代表全部完成簽約,比市政府規定時間整整提前了1個月,創造了棚改徵收工作的“靈山速度”。

  省兒童醫院新建項目徵地、江東大道項目、萬達廣場項目、和風家園項目……一個個項目創造了“海口速度”。喜人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服務協調與合力推進,大家以嚴的標準、實的作風,下工地、走基層,在具體工作中發現“病灶”,有針對性地開出“藥方”,及時推動問題解決,有力地保障了徵地拆遷及重點項目的加快推進。

  隨著一個個速度的紀錄被創造出來,海口成功扭轉了“四月之困”,實現百日大會戰“大豐收”。

  在1月15日召開的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公佈了全省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考核結果及表彰決定。

  海口去年用100天時間,新開工233個項目,完成投資168億元,佔計劃投資額的181%,也佔全省完成投資額的55%,海口因此獲得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綜合獎特等獎。盤點過去一年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的“戰績”,海口也是碩果纍纍,67個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18.6億元,佔年度計劃158%,連續四年獲上臺階獎。

  由此,有志者事竟成,海口兌現了最初的錚錚誓言。不僅捍衛了省會城市的榮譽,也扛起了省會城市的責任擔當。

  6

  讚

  海口速度

  屢獲點讚

  企業追加投資,外來投資者選擇進駐海口

  2015年,一檔名為《亮見》的電視問政節目成為海口乃至全省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這個節目緊盯幹部作風問題,動真格,接地氣。一是真問責,直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批評直截了當,拷問不留情面。二是真落實,把問題擺在桌面上、把承諾曬在陽光下,打造了“民考官”的電視大考場。

  每期《亮見》直播,海口市、區班子主要領導,相關職能部門領導悉數到場,這倒逼出被問政部門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整改的作風建設新常態。《亮見》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四場《亮見》共問政18個部門、18位一把手,共問責131人,揭露出來的問題紛紛被各區各部門以最快速度加以解決。2015年12月,《亮見》榮獲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TV地標”大獎。

  而海口市委市政府也因為大力推動幹部作風轉變,獲得了更重磅的“獎項”:市民的紛紛點讚。

  這兩天,海口人的朋友圈突然被一個照片刷屏了。一張高處拍攝的南大橋與海秀快速路的立體交叉互通框架雛形初現照片,得到了眾多市民的點讚。

  而企業則用新上項目、追加投資來點讚。

  由於高效、細緻地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海口市委同時收到我省兩大龍頭企業海航集團和海馬汽車集團的感謝信。

  “海口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根。”在今年1月初舉行的海口與海航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儀式上,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充滿感情地説,該集團今年啟動海島建設股份資産重組,需于9月30日前完成全部重組資産的清理、確權及項目開發手續辦理等合法性證明材料,當時距重組審計基準日僅20天。為此海航向海口市委彙報,市委主要領導急企業之所急,多次召開專題會並親自過問進展。海口各單位充分發揚“四種精神”,加班加點協助解決問題,海航最終如期拿到所有材料。

  海馬集團有塊不足百畝的土地,十幾年辦不下土地證。今年9月,該集團向海口市領導呈文請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關注,相關部門查閱大量歷史檔案資料,加班加點,不到兩周時間就解決難題。政府投之以桃,企業自然報之以李。去年12月11日海馬就與海口市政府簽約,決定在海口設立10億元産業投資基金,還將建設新能源生態示範鎮,參與新海村棚改,3個項目投資將達百億元以上。

  而海口的作風轉變也吸引了更多的外來投資者。

  海口下決心進一步做大做強高科技産業,全球領先、專利申請量超3000件的光啟科學公司落戶海口,就成為海口發展高科技的“先手棋”。幾個月來,光啟團隊充分感受到了海口政府部門的高效辦事效率和良好服務態度,“海口速度”讓他們印象深刻。

  “我們最終選擇海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初市委主要領導的一句‘海口不會讓你們失望’。”光啟科學董事會董事張洋洋説,現在自己對海口的期望值越來越大。

  (本報海口1月20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