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社亮:我國能源基地具備多項多能互補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1-20 11: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昆明1月16日訊(記者李方) 1月16日,2016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昆明舉行。中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社亮在會上指出,從目前能源的結構上來看,中國煤炭資源、煤炭比例達到66%,隨著目前節能減排、霧霾壓力越來越大,高效、清潔、低碳已經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主流方向,對水能、風能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規模化、商業化開發的能源,無論是集中式開發的能源基地,還是在電網內分佈式的能源項目,均需要其他多種能源與其進行優化組織配置,形成多能互補模式運作,取長補短,更好地滿足電力電量需求,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作,實現能源與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以下是發言全文:

  謝謝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代表下午好,今天下午相關的領導對能源發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理念和發展目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人員發展到多大的規模,從我今天發言的題目能源基地互補的方式,從目前能源的結構上來看,中國是世界上相對來説煤炭資源、煤炭的比例達到66%的結構,隨著目前節能減排、霧霾壓力越來越大,高效、情節、低碳已經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主流方向,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用的發展理念,清潔能源將能源上將越來越少,對水能、豐寧,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規模化、商業化開發的能源,無論是集中式開發的能源基地,還是在電網內分佈式不值得能源項目,均需要其他多種能源與其進行優化組織配置,形成多能互補模式運作,取長補短,更好地滿足電力電量需求,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作,實現能源與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助推實現美麗中國夢,作為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目標主力軍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其在實施多能互補方面具有以下各方面的優勢;

  優勢之一:資源豐富、高度集中,利於實施多能互補,我國可再生能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大,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規模有數個千萬千瓦集。在能源基地內或周邊地區,均存在其他可再生能源,黃河上游水電基本週邊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金沙江等水電基地周邊分佈有一定的風能、太陽能資源等。酒泉、哈密、內蒙等風電基地內太陽能資源也十分豐富,青海海西、海南光電基地有一定規模的風電資源等,且新能源基地大多規劃有一定的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為實施多能互補創造了最基礎的資源條件,有利於通過能源之間的互補運作。這次十三五期間提出的通道和建設;

  優勢之二:可因地制宜選擇多能互補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多種電源互補運作共存的局面,將是未來能源互聯互通、只能電網發展的必然結果。多能互補模式多樣,既有風光自然互補和水光、水風互補,也有風光火互補,風光火蓄互補,還有光伏光熱蓄能互補等模式,對於各能源基地,可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建設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多能互補模式。

  對於水電和新能源並存的基地,可實施水+光、水+風互補,利用水庫調節把風電,光點電量以水庫需水量的形式進行轉化,並在時間上重新分配。對新能源和火電並存的基地,可實施風+光+火及風+光+火、蓄互補,如哈密-鄭州,寧東-浙江等特高壓輸送通道。均採用此種模式。當新能源出力大於輸電線路可利用空閒輸電容量時,通過火電機組降負荷或抽水蓄能抽水,增加輸電線路中新能源送出規模。

  對於以新能源為主導的基地:可實施風+光、風+光+光熱及風+光+光熱+蓄能、風+光+聯網,風+光+聯網、蓄等互補模式,如海西州千萬千瓦級光伏光熱基地和哈密、酒泉、蒙西等風電基地。抽水蓄能建設在新能源基地附近,組成多能互補平臺,其主要作用體現在通過蓄余補缺,減少棄風、棄光,提高輸電容量保證率,平抑新能源處理變幅及暫態變率,減少新能源對輸電系統的不利影響等。抽水系統配合光電為了提高輸電項目的輸電小時,通過每天抽水,晚上發電,它也可以適量少發電量,通過不同能源基地各類多能互補方案的實施解決了單一電源輸電的通道利用率低,經濟性較差,輸送新能源不穩定及受端電網消納困難等問題。提高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提高了輸電線路經濟性或者節省輸電走廊資源和投資;提高了電能的品質,保障了電力系統的安全和經濟性;

  優勢之三:便於統一規劃,統一佈局,提高實施效果和管理效果。能源基地根據能源資源、土地資源、輸電走廊和電網資源及其他配置資源情況,因地制宜研究合適的多能互補模式,做到整個能源基地一盤棋,便於對其科學合理統一規劃,統籌協調統一佈局,使各類能源資源以及土地資源,輸電走廊資源得以合理、高校利用。在新能源基地具有這樣優勢。

  對於實施多能互補的能源基地,便於實施:統一的管理模式,如建立統一的領導小組等組織模式;統一開展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和項目的審批或備案;統一制定規劃目標、實施計劃、考核制度和監察機制;統一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協調機制。同時,依託能源基地為實施的各項目,搭建自動測報、線上監測,大數據統計分析的網際網路+資訊平臺,及時發佈資訊,便於剖析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總結經驗,為科學研究和行業管理提供詳實的基礎,也必將進一步提高實施效果和管理效率。

  優勢之四:有利於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可再生能源基地中風電、光電基地多分佈在“三北”地區,水電基地多分佈在西南和西北,當地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經濟發展水準及人民水準生活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從能源方面來看,當地能源資源豐富,但由於基礎條件較差,單一的能源供應使得當地無能源外的其他支柱産業,沒有支柱産業使得電力市場空間效,而沒有培育的電力市場又限制了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使當地資源優勢較難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實施多能互補,提供了能源保障的供應模式,使得能源資源得以合理開發,有利於培育新興的電力市場,有助於形成“當地新的産業支柱和上下游産業鏈條,同時帶動第三産業發展,擴大就業,增進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有意,從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優勢之五:有利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由於各區域電網的發電、輸配電,售用電等環節涉及因素眾多,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面臨的困難重重。而在實施多能互補的能源基地,尤其其範圍內受影響因素相對較少,便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多能互補能源基地內各類能源之間互補運作,保障了供電品質和可靠性,一部分就進消納;擁護和相對單一,富裕可打捆送出,用戶為受端電網,形成多能互補的區域電力市場,同時也依託高電壓等別輸電通道形成跨區。其涉及因素相對簡單,便於理順電價形成機制,探索建立輔助服務分擔共用新機制和完善市場化電力交易機制,探索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各種體制,便於加強電力統籌規劃和科學監管等,這些都將為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鑒,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或示範區。

  對於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導的能源基地,其所在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在當地電網內比重相對較大,其他可再生能源資源貧乏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和節能減排目標下,需要吸納可再生能源,這些為建立碳交易平臺提供了基礎條件。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面對化石能源逐步枯竭和愈加突出的霧霾等環節問題,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我國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調整能源結構,實現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借此機會,我是中國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我把西北研究院做一個介紹,我們公司是為水電、新能源建設提供了綜合性服務的公司,在新能源、水電、可再生能源方麵包括規劃、勘測、設計、投資和運作,我們國家規劃的八大中電來服務千萬千瓦級的光電,我們將繼續組成為政府、業主服務的理念,繼續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謝謝大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