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抓把泥土就能捏出文化汁液

  • 發佈時間:2016-01-20 01:00: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倚太行,南瞰黃河,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沁陽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滋養。

  沁陽境內的山與晉東南的南太行和東部焦作市修武縣的世界地質公園雲臺山一脈相連。著名山峰有沐澗山、紫金山(俗稱小北頂)、臨川山、雲陽山等11座,均屬南太行山脈。

  山川秀麗處,常有儒、釋、道及伊斯蘭教的講經傳道修習活動場所:沐澗寺,懸谷寺,臨川寺,二仙廟,伏羲殿,天寧寺,清真北大寺……

  作為全國首批千年古縣、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沁陽古跡眾多,在方圓623.5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加上市縣兩級的共有110處之多。境內共有神農山、太行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寧寺、堯聖廟、堯泉池、戰國墓、太平軍北伐指揮部舊址等風景旅遊勝地30余處,其中國家5A級景區1處。

  每年沁陽都吸引眾多遊人慕名而來。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97.97萬人次,全年旅遊門票總收入23051.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沁陽市也先後榮獲中國縣級城市旅遊競爭力20強、中國文化旅遊大縣、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

  所有旅遊資源景點中,最富有傳奇色彩,又有實物可考當屬神農山和神農祭壇。

  神農山位於沁陽城西北23公里,面積93平方公里。地質地貌遺跡主要有:魚脊嶺、甕谷與懸溝、長崖、峰墻、地層平行不整合面及角度不整合面、斷裂構造遺跡、古生物化石遺跡等。

  傳説,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海拔1028米的主峰紫金頂上有一座圓臺,就是炎帝神農祭天的聖壇。2001年10月該市紫陵鎮出土的元中統二年碑等相關史料和考古調查證實了當年祭天的盛況。

  在神農山直徑5公里的範圍內,河南省文物考古專家發現7處裴李崗、仰韶時期人們的生活遺址,出土有石鐮、石斧、石盤、彩陶、紅陶器等生活用品。

  天寧寺位於沁陽市區東南隅,始建於隋朝,時名長壽寺。武則天稱帝後,將很多寺廟易名大雲寺,該寺是其中之一。金代又易名為天寧寺,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

  寺內三聖塔建造于金大定十一年,塔高32米,名列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它“木閣承磚塔,磚塔托鐵塔”,外觀倣唐,結構似宋,而內部造型則是遼金風格,設計精美,造型獨特,處處都展現著匠人的鬼斧神工。塔內明三層、暗三層,明處可讀書看報,暗處伸手不見五指。此外,這座塔的各層佛龕為收藏以往石刻造像所用,這在古塔功能中也很少見。

  沁陽市博物館2009年1月1日起向社會免費開放,當年即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三級博物館。該館以《河內石苑》、《沁陽革命史跡》、《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為基本陳列,並經常舉辦各類展覽,是河南省旅遊景點和國家級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沁陽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錢豹、柴胡等名貴中藥材、素有“太行藥庫”之稱的丹河峽谷;海拔高度1020米,長約11.5千米,一嶺九峰,生長著1191種植物的國家級白松嶺保護區;每年三月三廟會,男女老幼密密如蟻,層層如織,晝躋途中,夜休盈院的二仙廟;唐太宗李世民欽命鄂侯名僧簫然創建的沐澗寺;崖高若龕,寺在崖腹,隋代開建的懸谷寺;有三窟六龕1300多尊佛像,造像從不足9釐米到2.5米不等,其中千佛洞裏1251尊造像尊尊刻名的太平摩崖石刻……

  太行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沁陽是南太行的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時期,沁陽名野王。西元前262年,秦趙對峙,秦王坐陣野王,密謀了離間之計。得知趙王中計,換下老將廉頗,任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後,西元前260年,秦王再次來到野王,把野王15歲以上男丁充兵入伍,經過一番苦戰,取得著名的長平之戰的勝利,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秦統一中國後,允許遷都沁陽的衛國設立完整的國家機構,修造城池,但要派兵三千,把守太行山,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城中之國”。

  東漢末年,并州牧袁紹的外甥高幹懾于曹操武力,于建安九年(西元204年)歸降,次年趁曹操北征烏桓之機,舉兵反叛盤踞壺關口。為平定北方,徹底剷除袁紹勢力,建安十一年冬季,曹操率兵親徵高幹,通過古羊腸坂,翻越巍峨險峻的太行山,于途中鞍馬間作成著名詩篇《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如今,剝去歷史的外殼,硝煙不再,古羊腸坂依舊在沁陽市郊延伸著。這裡連接了三處關卡、四座城堡遺址、三段古城墻、兩處摩崖題刻與造像。史學家認為,古羊腸坂對研究我國古代交通、經濟、戰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