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振興政策孕育新增長點老工業轉型等成改革方向
- 發佈時間:2016-01-18 07:59: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東北振興政策孕育新增長點 老工業轉型等成改革方向
新年伊始,東北老工業基地迎來了一系列的政策春風。《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政府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出臺的文件發現,未來一段時間內東北經濟振興的方向已經明確,其中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多領域向海外開放合作被多次提及。
這些也被寫入到地方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1月15日,吉林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聽取《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情況彙報。1月11日至13日,黑龍江省就擬提請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的《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建議。
老工業 産業轉型升級走向精細化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前身是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始建於1954年,是我國第一家化工企業。文革十年,吉化遭到嚴重破壞,裝置設備垮了,廠區雜草叢生;1998年在進入市場經濟後,吉化歷史性、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突出,自有資金匱乏連年虧損;2007年重組整合後,進入新一輪調整期,一直到2011年吉化的煉油廠仍虧損將近50億元。
儘管中央早已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令,但像吉化這樣連年虧損的企業,近十年來在東三省還是為數不少。隨著時間進入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政府再度針對東北地區的經濟振興連續發文佈局,東三省各自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也于近期出臺。
在三省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推動老工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例如,黑龍江省提出,要在未來五年“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升級擴量”,“堅持‘改舊上新’,推動小企業上規模,大企業做大做強”;吉林省提出,“提升汽車、石化、農産品加工業引領和支撐能力,加快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和經營模式創新,升級存量、創新增量,調整完善技術研發體系、市場開發體系、産品創新體系和銷售服務體系”等。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東北老工業的轉型升級還是要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理念改造傳統工業,例如在現有的産業鏈上生産高附加值産品,要下決心淘汰過剩産能。傳統製造型産業一定要精細化發展。
實際上,東北地區工業企業這些年來在面臨經營窘境時,已經針對轉型改造做了大量的工作。再以吉化為例,ABS材料、聚乙烯管材料、航空煤油等新産品在吉化運作50多年的老舊裝置上生産,成為最近幾年該企業減虧的重要支撐。據吉化高碳醇廠廠長邸鴻介紹,一噸航油比柴油多賣500元左右,正是這樣的高附加值産品救活了工廠,銷售收入連年翻番。
調結構 開發新産業推動多元發展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過去很多年對傳統行業的改造投資很大,但往往經歷不了幾輪産業週期就又落後了,導致老工業轉型和提升多年來進度仍然緩慢。因此,一定要在老工業轉型的同時,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專家説。
就在一週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解讀《關於支援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時,提出將在包括東北三省在內的沿邊地區,研究設立沿邊重點地區産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專門投資于特色農業、加工製造業、高技術産業、服務業和旅遊業。
陳耀表示,當一個地區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提升服務業和發展新興産業一般都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就東北地區而言,首先是圍繞現有的優勢傳統産業去開發相關新産業,例如工業設計,物流産業等,由於老工業本身在東三省有基礎的緣故,培育這些相關産業有先天的優勢;其次就是針對製造業優化提升,很多産業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例如新一代資訊技術等“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的一系列産業,這些都是面向未來的選擇。
實際上,東三省的“十三五”規劃制定建議中,均將調整結構視為現階段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
例如,吉林省提出,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建築、旅遊這“新四樣”,是吉林省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能源、新材料、小衛星、無人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既是吉林省轉方式的助推器,也是全省調結構的主戰場。而打好服務業攻堅戰,不僅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也是增長動力轉換的現實出路。
“要將增強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結構、産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遼寧社科院産業經濟與WTO研究所所長張天維認為,要以創新的思路和技術發展新興産業,要積極推動産業多元發展,增強經濟的穩定性和抵禦的能力,特別是資源型城市和産業結構比較單一的老工業城市,要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同時,實施接續替代産業攻堅行動計劃。
促開放 建立對外多層次區域合作機制
2015年12月29日,《哈爾濱新區總體方案》獲批,要將哈爾濱新區打造成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重要承載區和引領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增長極。而《關於支援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也提出,要支援東三省等沿邊重點地區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
對外開放是東北振興的下一個重點任務。這在各省已經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制定建議中有跡可循。吉林省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間推進長吉圖戰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黑龍江省提出,要以“龍江絲路帶”為牽動,多點發力、延伸觸角,拓展與沿線國家經貿投資合作,吸引産業聚集,加快形成以對俄開放為重點,面向歐美、東北亞、東南亞等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遼寧省提出,加快建設大連金普新區,積極爭取國家批准大連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加強與德國裝備製造業合作,推動瀋陽中德高端裝備製造業園區建設。
遼寧省的建議已經獲得實質性進展,就在2015年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建設方案的通知》。
陳耀表示,東北地理區位獨特,偏居一隅,與俄羅斯、蒙古、朝鮮接壤,邊境線長,臨近日本、南韓,是我國與東北亞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積極擴大對外對內開放,提升開放合作的層次和水準,不僅有利於拓寬外部市場,釋放東北地區的優質富餘産能,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而且有利於充分利用國外豐富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加強經濟技術和人文交流,並承接更多的國際國內産業轉移,從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力、新引擎。
陳耀建議,創新對外開放模式,要建立多層次區域合作機制。鼓勵多層次的合作領域,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與貿易、農業、礦業、工業及中小企業發展、人力資源開發等。尤其是加強與朝鮮、俄羅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雙邊合作,針對目前雙方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相應的通關制度和政策,進行磋商談判,儘快對下一步的建設合作以及消除合作過程中的障礙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