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投行給“老圈子”帶來新活力

  • 發佈時間:2016-01-15 16: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在看待亞投行時,不必刻意強調“中國標簽”。亞投行並非原有國際金融體系的“規則破壞者”,而是積極的“制度參與者”。因為在國際金融圈內,有競爭才有活力,這將是亞投行這股新興力量在未來幾年裏給世界帶來的最大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在亞投行尚未亮相時就已有所體現——亞開行已經表示,該行將審查貸款審批流程,以趕上預期中亞投行的運作速度。

  國際先驅導報1月15日報道

  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圈子裏將迎來一個“年輕人”。1月16日,由中國牽頭、50多個國家參與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將在北京舉行。

  亞投行算得上“身形未見笑先聞”。從2014年底正式開始籌建以來,已經給傳統的政府間國際金融體系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因為目前的這個圈子仍以二戰後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為依託。作為體系的産物,美國人把持的世界銀行和歐洲人領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直充當著“帶頭大哥”的角色。

  然而這些“帶頭大哥”和一些相關的區域多邊開發機構早已在時間的沖刷下顯出幾分疲敝:體制與現實脫節、效率低下、官僚主義橫行等弊端遭到人們的多方詬病。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新興力量,亞投行的出現可以有效地倒逼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於是在停滯多年之後,IMF改革終於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新興經濟體在這一機構中獲得更大的份額,在IMF事務中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在多邊金融機構改革問題上,過去一直持反對態度的美國無疑感受到來自“新興力量”的壓力,因此才改變了立場。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也承認,在當前形勢下,IMF改革“無疑是關係到我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一個核心問題”。的確,2015年上半年,以英國為首的一些歐洲國家不顧美國的反對,紛紛表示加入亞投行,這一舉動以頗為戲劇化的方式,既提醒了美國,又彰顯了亞投行的魅力。

  亞投行這一多邊機構在創立過程中就設定了“精幹、廉潔、綠色”的目標。候任行長金立群在多個場合強調該機構在發放貸款方面將遵守最嚴格的環境和社會標準,在運營方面力爭比其他同類機構更高效、快捷和靈活,並打造出責任明確、透明的治理形式。

  圍繞這樣的目標打造出的多邊機構無疑是誘人的。不過,對於不少選擇擁抱亞投行的國家來説,更有誘惑力的是吸引緊缺的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的現實需求。亞投行的出現不僅為其提供了更多的資金來源,也為其提供了加強與中國聯繫的紐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在海外進行的一系列大手筆投資,對亞投行項目的推進産生了積極效果。

  然而,近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使得有人擔心中國對外投資的勢頭也會隨之轉弱,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亞投行的吸引力。事實上這種擔憂並無必要。首先,中國的對外投資仍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遠未迎來拐點;其次,亞投行並非是一家中國的銀行,而是由50多個國家作為創始成員共同擁有的多邊金融機構。在其開放的框架下,亞投行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成員,這會進一步增加亞投行的實力與代表性。

  因此,在看待亞投行時,不必刻意強調“中國標簽”。亞投行並非原有國際金融體系的“規則破壞者”,而是積極的“制度參與者”。因為在國際金融圈內,有競爭才有活力,這將是亞投行這股新興力量在未來幾年裏給世界帶來的最大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在亞投行尚未亮相時就已有所體現——亞開行已經表示,該行將審查貸款審批流程,以趕上預期中亞投行的運作速度。而這還只是一個開頭。在可預見的未來,亞投行這個“年輕人”還會給封閉已久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圈帶來更多變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