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出“海”攜手以色列“智造”

  • 發佈時間:2016-01-15 16:02: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陳舒 陸蕓)“我記得在一趟去以色列的航班上,身邊很大一部分的乘客都是中國人,這一情況在未來肯定會變得更加普遍。”馬飛聶説。

  作為《中國和以色列:從絲綢之路到創新高速路》一書的作者,以色列人馬飛聶還有另一重身份——Alfasec金融服務諮詢公司(香港)的總經理。

  “中國的投資者會來找我諮詢,把他們的投資意向告訴我,我再為他們對接適合的以色列企業。”馬飛聶這樣定義他的工作,一名“中間聯絡人”。

  在以色列、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還有很多像馬飛聶一樣承擔著中以交流橋梁的人。在這些“馬飛聶們”的背後,是中以兩國雙邊貿易和企業間交流合作的迅猛發展。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以色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其全球第二大貿易夥伴。在2015年對以色列的風投中,約40%的資本來自中國。

  以色列,這個人口僅有800萬,國土面積不足3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卻擁有著1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佔諾獎總數的20%;科技對GDP的貢獻率更是高達90%以上。

  “我們是一個小國,但我們卻是世界上研發和創新實力最強的國家。”以色列基礎建設與能源水資源部部長俞瓦爾·斯坦尼茨説。

  在當下的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開展的如火如荼,“智慧製造”成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提出重點實施的五項重大工程之一。而“創新”與“智造”正是以色列的優勢所在,這兩個共同的關鍵詞,將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發現中國經濟變得更加具有創新意識和開發潛質。”以色列國際投資産業合作處主任茲娃·艾格説,中國正逐步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而轉變所需要的就是創新與合作。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中以科技創新論壇上,以色列英飛尼迪集團創始人及管理合夥人高哲銘認為,以色列在大規模生産和供應鏈建設上並不具備優勢,同時由於以色列國內市場狹小,與鄰國關係緊張,迫切需要跟中國這樣有資金、有需求的市場深化合作關係。這也為中國企業出“海”攜手以色列“智造”提供了無限空間。

  如今,中國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製的高端輕軌車已經駛入以色列特拉維夫都會區;中國網際網路領軍者阿里巴巴斥資約1000萬美元投資以色列科技二維碼技術企業視覺碼,而另一網際網路巨頭百度,則投資了擁有無人“全景”拍攝系統的一家以色列視頻公司;中國乳業巨頭光明乳業更是定增百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特魯瓦。一時之間,中以合作遍地開花。

  以色列使館商務處經濟參贊高飛表示,中國企業的投資已經不像五年前剛起步時那樣,僅局限于幾個特定的領域,現在它們已經涉及到各個方面。

  “光明食品集團是作為一個長期戰略投資者的角色進入以色列的,另外,光明可以為特魯瓦提供國際平臺,使其優質的産品出現在全世界的貨架上。”光明食品集團駐以色列代表沙哈爾説。

  中國企業攜手以色列“智造”不僅是為了獲得技術,而且想得更多更遠。如今,多家中國企業紛紛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在這裡學習經驗,移植技術,了解理念。

  “中國的企業家還對以色列企業的商業運營方式,對為何會在這裡誕生如此多的創新成果感興趣。”馬飛聶説。

  他説,作為在以投資最多的企業家之一的中國香港商人李嘉誠,他旗下的公司在以色列打造了水資源孵化器,致力於對各種類型的水資源及其開發方式進行研究。

  “中以創新合作已進入全面發展、快速昇華的黃金時期。”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説。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馬飛聶透露,當天下午他還將與多名中國客戶接觸,他們都對投資以色列很有興趣。

  “我相信這僅僅是個開始,中國和以色列是最佳拍檔。”他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