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發明專利省市排行發佈 江蘇授權量和申請量雙奪冠

  • 發佈時間:2016-01-15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2015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城市排名發佈,江蘇首次位居全國第一,並實現授權量和申請量雙奪冠,截至2015年底,廣東、北京、江蘇繼續保持我國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三;同時發佈的2015年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顯示,中西部地區專利申請活躍度更勝往年,重慶、廣西的新晉入榜,為榜單增添更多活力。

  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與授權量排行榜,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區域的創新能力、創新主體的創新水準。發明專利哪家強?且看2015年各地取得的新進展。

  拔頭籌——

  力促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2015年,江蘇省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趕超北京、廣東,達36015件,並繼續保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件。

  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同時領先,是江蘇省大刀闊斧“轉方式、調結構”,上下聯動推進智慧財産權發展的結果。

  去年年初,江蘇省率先印發《關於加快建設智慧財産權強省的意見》,將培育發展智慧財産權密集型企業和産業作為強省建設的重要目標,不斷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江蘇省智慧財産權局局長支蘇平表示:“擁有較多高品質專利的智慧財産權密集型企業,以及通過智慧財産權戰略實施能力培育的企業,對經濟的貢獻明顯高於一般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正逐漸體現。”

  截至2015年底,江蘇省已累計推動5036家企業建立標準化智慧財産權管理體系,支援全省547家企業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將智慧財産權戰略納入經營發展戰略,堅持“數量佈局、品質取勝”理念,激活企業創新優勢。

  為集聚智慧財産權資源,江蘇省積極打造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和智慧財産權試點示範區,全省12個省轄市、14個縣級市、14個園區被列入國家級試點示範行列;江蘇省還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産權人才高地建設,累計培訓智慧財産權工程師1.7萬人,擁有全國智慧財産權領軍人才16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穩增長——

  不斷創新才能持續領跑

  數據顯示,入選2015年發明專利授權排行前十的省份近年基本穩定,只是在名次上略有調整。確保領跑者的地位,對於上榜省份來説,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去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北京市智慧財産權一條街應運而生,並於10月正式啟用,一批國際領先的智慧財産權創新機構圍繞中關村智慧財産權大廈、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致真大廈三點聚集,帶動了百餘家各類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在此落戶。

  北京結合地方特色,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迴圈使用、提高績效”的原則,設立3億元重點産業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實施智慧財産權運營服務。

  廣東開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專利資訊資源開發利用項目,並啟動實施“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産業帶專利導航工程”和“廣東省重點出口産品專利預警分析計劃”,探索專利導航産業發展新模式。

  “將豐富的專利資訊資源高效運轉起來,讓專利資訊工作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廣東省智慧財産權局局長馬憲民説。

  自2012年以來,廣東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連續3年位居全國首位。據介紹,廣東省財政從2015年起連續3年安排60億元,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建立高新企業培育後備庫。

  以企業為支點,浙江逐步推進區域和重點領域智慧財産權工作。浙江省智慧財産權局局長周國輝講到,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産業轉型的作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過去一年,浙江實現5家企業入選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企業,40家企業入圍國家智慧財産權優勢企業。

  建機制——

  充分釋放專利市場潛能

  專利擁有量不僅反映了區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同時也是其市場潛能的標誌之一。如何將專利的市場潛能充分釋放,構建完善智慧財産權運用平臺機制,是各地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過去一年,陜西省專利質押合同登記258件,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總數的11.7%;專利質押合同總金額12.5億元,質押專利469件。其中,中小微科技企業專利質押融資佔到總合同金額的90%以上,一批輕資産企業通過專利融資獲得企業首筆貸款。

  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融資已成為陜西省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助力“雙創”、促進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的一個重要途徑。

  以自身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中受益。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在2015年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蘇2015年在專利質押融資超過150億元基礎上,設立重點産業專利運營基金以支援社會化智慧財産權運營公司發展,其中,18家運營服務累計收入超過3億元。此外,遼寧、四川等省設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

  以專利質押融資為代表的智慧財産權運用平臺機制構建也取得新進展——

  江蘇、福建、浙江等17個省(區、市)開展專利保險工作;河南、江蘇等8個省市建設國家專利導航産業發展實驗區,推動建設52個産業智慧財産權聯盟;山東、江蘇等省在28個産業集聚區推行智慧財産權集群管理;廣東、上海等17個省市開展重大經濟科技活動智慧財産權分析評議,並深入開展了百餘項專利預警分析和普及推廣項目,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和相關産業發展。

  加強專利運用、促進企業發展、支撐經濟新常態,構建智慧財産權運用平臺機制將在促進智慧財産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中演繹更多精彩。(經濟日報記者 曹紅艷 郭靜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