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水”反攻前割肉 收盤後股民稱要氣炸了

  • 發佈時間:2016-01-15 05:33:42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黎勝斌)在週三尾盤殺跌的衝擊波下,昨天A股滬綜指早盤大幅低開,開盤報2874點(跌幅為2.55%),逼近2850點的“市場心理防線”。不過,2850點最終沒有被擊穿,隨後迎來的是一輪有力度的反彈。截至收盤,滬綜指收復了3000點整數關口,報3007.55點,漲幅近2%。

  前期表現得像狗熊一般的創業板昨天成為了反彈的“急先鋒”,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僅僅是從創業板指數來看,事實上,該板塊中相當一部分個股的反彈略顯乏力。

  反彈發生前有股民慘烈“割肉”

  非常“不幸”的是,昨天早市的低開也使得一部分股民的信心被徹底擊垮,由於擔心前期低點2850點被破掉,有股民選擇了割肉。有著5年投資經歷的股民“橄欖樹”昨天有些無奈地説,他就在昨天早市10點50分左右,也就是大盤在“深水區”展開反攻時割肉的,但沒想到大盤全天都延續了反彈勢頭,“下午收盤後一看,我整個人氣得要炸了。”

  光大證券李竺松稱,昨天大盤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創業板C28俱樂部(由創業板最早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的企業掌門人組成)在午間承諾不減持,這一消息使得一度跌了近4%的創業板迎來逆轉。此外,滬深交易所發文稱要嚴格監控大股東減持行為,也是利好因素之一。

  再登3000點標誌著大盤見底了?

  雖然昨天大盤收復了3000點,但對於市場是否真正見底,各方還存在一定分歧。

  平安證券申遠早在上週二就空倉觀望了。他認為,儘管目前誘發本輪大跌的顯性因素,如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新股擴容預期強烈、大股東減持預期升級等,均被監管層一一化解,但前期暴跌導致的公私募基金贖回、平倉、降杠桿等負面因素依然沒有完全消除。他同時認為,昨天創業板題材股的反彈,更多的是一種技術反彈,持續性暫時無法預計。

  不過,華龍證券新華路營業部副總經理鄧丹的看法還有一點不一樣,他認為,從監管層逐一化解市場“危機”的手法和方式來看,均顯示出了對市場的呵護之意,在這樣的背景下,某些具有利空色彩的“個案”可能暫時對市場構不成致命威脅,再加上目前大盤已經深幅下行,上上下下均有“盼漲”的動機,而且再過一個月就是春節,從“A股市場的習慣”上講,再繼續大跌數百點的概率已經非常小,大盤短期內(至少今天)或將延續反彈趨勢,下周再震蕩築底,消化一下“隱性不利因素”,在春節後會形成一波強勢反彈。

  資深投資者L先生也認為,技術上看,市場經過非理性大幅下跌後,有向上修復需求,短期大盤整體維持震蕩反彈的可能性較大。

  在採訪中,多位分析人士均提到這樣一個觀點,雖然目前的市場估值已趨於合理,但由於投資者信心恢復尚需時日,因此後市即使有利好出臺,市場也只可能是U型走勢,而非V型反攻。

  ■市場關注

  同洲電子停牌引出股權質押風險

  382隻股票跌破理論警戒線

  在近期的市場風險中,除了昨天提到的融資盤平倉和前期説得比較多的大股東減持之外,還有就是股權質押。近期,同洲電子就遭遇了股權質押危機。

  大股東重倉質押面臨強平風險

  1月12日,同洲電子發佈停牌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袁明直接及通過資管計劃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26億股,佔總股本的16.88%,其中,用於質押融資的股份為1.22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6.53%。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袁明所質押的股份的平倉線和警戒線均在8.5-9.5元,而截至1月11日收盤,同洲電子的股價報10.03元,距離平倉只有約5角錢。這意味著,一旦同洲電子的股價運作到10元以下,且無法追加保證金,隨時都有被強平的風險,屆時,銀行會通過大宗交易或二級市場拋售等方式將這些股份變現,用於還本付息。目前,同洲電子A股仍處於停牌狀態。

  華龍證券新華路營業部副總經理鄧丹昨天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市場非理性下跌時,股權質押存在的風險特別需要警惕。鄧丹同時表示,如果大股東進行質押的股權並不是全部,當股價觸及平倉線時,還可以採用補券的方式處理,也即將剩餘的股份補充質押,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停牌的方式來處理的。

  382隻股票跌破理論警戒線

  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本週二,滬深兩市共有382隻進行了股權質押的個股已經跌破理論上的“警戒線”,涉及的質押市值高達5499億。其中,又有211隻個股已經跌破理論平倉線,涉及的質押市值為2881億。

  資深投資者L先生認為,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目的很多,有的直接投資公司項目,這種情況相對來説較少;有的用於實際控制人其他商業目的,這種情況相對偏多;還有的用於炒作公司股票,以便高價增發,這種情況較為普遍。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此輪股災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套利模式,因此投資者要注意此類股票的風險。

  不過,投資者對於進行了股權質押的公司的股票分歧比較大。有投資者認為,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需防範這類股票出現“黑天鵝事件”,因此最好不要輕易買入。但也有投資者稱,大股東也可能不願看到自己公司的股票被金融機構強行平倉,自己失去在上市公司的地位,可能會採用一切辦法來提振股價。對於這樣的“爭論”,有專業人士指出:這要看大股東的運作能力了,如果大股東的實力和人脈均有限,且與金融機構在“不平倉”的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那麼被平倉或將不可避免。

  本報記者 黎勝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