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智慧財産權從“大”到“強”的躍升

  • 發佈時間:2016-01-14 13: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霽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記者 韓霽)2015年,我國智慧財産權創造實現五連冠——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是毋庸置疑的智慧財産權大國。

  但是,智慧財産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特徵明顯,保護不夠嚴格、侵權易發多發等問題仍然突出,企業海外智慧財産權風險越來越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迫切需要加快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新形勢下加快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深化智慧財産權重點領域改革,實行更加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促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産業國際化發展水準,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過去的一年,經濟增速放緩,但是發明專利的增長卻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並呈現出“數量增長,品質提高,結構優化”的特徵。作為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參考指標,這是積極的信號。

  圖強先治弱項

  2015年,我國智慧財産權創造取得新進展,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發明專利年度申請受理量首次超過100萬件,企業智慧財産權創造主體地位持續鞏固。

  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步伐加快,智慧財産權運用效益快速提升。“十二五”時期,專利質押融資總額達1533億元,年均增長58%,惠及企業5000余家;120項專利金獎項目新增銷售額6221億元,新增利潤1317億元;專利許可備案量近4萬項,許可金額達257億元,智慧財産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

  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步伐加快,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正從“適度”向“嚴格”轉變,“偏嚴”“從緊”成為趨勢。據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十二五”時期,全國智慧財産權系統共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8.7萬件,是“十一五”時期的近10倍。從1月14日公佈的情況看,2015年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35,844件,同比增長46.4%。其中,專利糾紛辦案同比增長77.7%;查處假冒專利案件同比增長30.6%。

  對智慧財産權強國的目標來説,我們還有不少“弱項”。國家智慧財産權局規劃發展司司長龔亞麟介紹,我國高技術領域專利佈局仍待加強。在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我國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智慧財産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志成解釋,這是我國的發展階段決定的,但也與全社會智慧財産權意識、企業運用智慧財産權制度的能力以及政策和法律制度關係密切。

  調查表明,我國專利侵權案件平均判賠額僅為約8萬元,而美國平均判賠額為500萬美元。除了保護不嚴,智慧財産權密集型産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與領先國家有差距,2003年至2012年,智慧財産權國際貿易逆差從34.4億美元增長到167.1億美元,而且還在逐年增加,已成為服務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

  提質增量並重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增幅2013年是26%,2014年是12%,2015年是18.7%,呈現出V型曲線。作為創新能力的先導性指標,專利數量的變化能説明經濟走向嗎?同濟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院長朱雪忠認為,發明專利申請量增幅會受到經濟發展增速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不及我國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大,或者講其外在表現被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所抵消。

  據了解,我國在智慧財産權的鼓勵政策方面作出調整,原來靠政策刺激上去的“水分”被擠掉,智慧財産權制度在不斷調整修改,比如《專利法》修改後,對專利的保護水準、審查標準、條件進一步向國際靠攏,授權門檻提高了。

  發明專利申請連續5年第一,為什麼我國創新能力仍顯不足?是因為我們專利品質不高嗎?對於這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朱學忠回答,發明專利申請多年來連續增長,無疑表明我國創新能力在持續提高。但也應看到,發明專利申請量和創新能力兩者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非市場動機的發明專利申請。

  對於數量我們也應全面看待,我國發明專利的申請量雖然很高,但授權量比例還不是很高;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我國雖然在“十二五”期間取得明顯進步,但與日本的105件、南韓的96件、美國的39件相比,還相差很遠。

  “專利品質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不宜籠統地談專利品質。”他説,因為我國的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制度的設計決定了這三者的品質不可一概而論。即使僅就發明專利而言,發明專利申請品質不高並不必然導致發明專利品質不高,因為我國對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查品質還是與國際接軌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