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生活 新體驗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53:30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夏商進口商品直營中心。(本組圖/本報記者黃嶸 攝)

  O2O生鮮超市“夏商新生活”。

  2015年8月,廈門獲批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這既是對我市內貿流通領域發展的認可,又是新一輪深化改革的重要推手。

  改善民生是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過去的一年裏,市商務局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圍繞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兩岸冷鏈物流産業合作等方面,促進內貿流通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其服務經濟、改善民生的能力。

  本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廈商軒

  配送更輕鬆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基本建成

  “鳥箱”方便市民

  亮點:智慧自動取貨櫃能夠降低配送成本約30%,提高配送效率約1.5倍,截至目前,我市已在主城區300戶以上社區、高校、商務集中區以及島外大型社區布設終端共同配送網點超過1300個。

  廈門理工學院的大三學生林梅是一名網購達人,去“鳥箱”取快遞已經是她每週生活的“規定動作”之一。“正是有了‘鳥箱’,我完全不用擔心上課的時候快遞到了。”她告訴記者,“鳥箱”不僅方便了消費者,也減輕了快遞員的工作強度。

  “這些俗稱為‘鳥箱’的‘智慧自動取貨櫃’,搭建起共同配送智慧終端平臺,能夠降低配送成本約30%,提高配送效率約1.5倍,為電商、物流等行業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環保的配送服務。”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市已在主城區300戶以上社區、高校、商務集中區以及島外大型社區布設終端共同配送網點超過1300個,服務人口約200多萬人,佔全市人口52%左右。

  去年我市新建成投入使用公共配送中心10萬平方米,培育共同配送試點項目20個,基本形成了“3+10+N”三級城市共同配送體系,也就是3個城市城際配送分撥中心、10個城市配送中心和多個覆蓋廣大社區的末端共同配送網點,城市共同配送率超過60%。據了解,目前我市的快消品、醫藥、家電、生鮮冷鏈食品的供應基本採用了共同配送的模式,流通的集約化水準大幅提升。

  購物更便捷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

  掃二維碼可購物

  亮點:天虹微喔便利店是傳統的商業企業將線下體驗、配送和售後等優勢與線上交易的便利化融合,店裏的墻上貼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圖片,顧客只要拿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完成購買程式,過幾天商品就會寄到顧客家中。

  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廈門的街頭出現了幾家天虹微喔便利店。店裏的墻上貼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圖片,顧客只要拿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輕鬆完成購買程式。幾天時間,顧客就可以收到各地的商品。

  天虹微喔便利店是我市傳統商業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去年5月,商務部制定發佈《“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提出了電子商務進社區、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等工作任務,要求在全國打造50個傳統流通及服務企業轉型典型企業。市商務局按照《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一方面大力扶持電子商務企業拓展服務領域和功能,特別是開展社區生鮮配送、社區家政服務、社區洗衣配送、社區小微商鋪建設等社區服務的電商企業;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傳統流通和服務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O2O生鮮超市‘夏商新生活’、家政服務預訂平臺‘好慷在家’等電商企業都已納入我市的扶持項目”,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薦更多商業模式創新、市場推廣前景好的項目申報國家扶持項目。此外,見福連鎖資訊化平臺、蘇寧雲端配送中心等項目,都是我市傳統企業推動線下線上互動融合的代表,並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傳統商業企業將提升線下體驗、配送和售後等優勢與線上交易的便利化融合,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業內人士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大多持樂觀態度。

  標準更完善流通標準體系建設實現突破

  食品冷鏈物流有標準

  亮點:《廈門市食品冷鏈物流系列標準》是我市商貿流通領域出臺的第一部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是目前大陸出臺的最接地氣的地方性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及操作技術規範。

  2015年12月,市商務局和市質監局聯合發佈了《廈門市食品冷鏈物流系列標準》,填補我市食品冷鏈物流産業標準的空白。

  該標準由兩岸專家共同起草,不僅吸收了台灣地區的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又充分考慮了我市食品冷鏈物流産業發展現狀,是目前大陸出臺的和本地實際融合得最好、最接地氣的地方性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及操作技術規範。

  “該標準是我市商貿流通領域出臺的第一部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也是我市兩岸冷鏈物流合作試點重大成果之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品冷鏈物流關乎民生,用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先進性規範食品冷鏈物流各環節操作要求,對提升我市食品冷鏈物流産業管理水準、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下一步,市商務局將按照商務部的部署,加強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商務誠信、居民生活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建設,增強標準的適用性,提高標準品質。

  菜價更穩定市場應急保供能力不斷增強

  平價蔬菜平抑物價

  亮點:《組織平價蔬菜供應方案》規定,一旦“菜籃子”産品價格持續走高,就會以財政補貼的形式組織投放低於市場價格的平價蔬菜,並以低於批發價10%的價格投放儲備凍肉。

  “現在和以往逢年過節不一樣了,豬肉、蔬菜等價格不會漲得太多。”市民張大媽幾乎每天都會去萬壽市場採購食材,她對價格的變動最為敏感。

  “近年來,市商務局加強了市場監測和應急調控,一旦‘菜籃子’産品價格持續走高,就會依照《組織平價蔬菜供應方案》,以財政補貼的形式組織投放低於市場價格的平價蔬菜,並以低於批發價10%的價格投放儲備凍肉。”市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商務局還完善了相應的市場儲備機制。“十二五”期間,我市肉、禽、蛋、菜、水産品等主要副食品市場供應保持充足,批發價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供求關係未出現異常波動。

  增強市場供應能力的根本則在於“菜籃子”調控基地和流通主渠道的建設。“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建成“菜籃子”調控基地92家,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調控基地目標的基礎上,新建成了日産80噸的芽苗生産基地,大大提升了我市應對“淡、災、節、突”期間市場供應波動的能力。

  此外,閩南農副産品物流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雙百市場工程”建設、標準化菜市場改造、“農改超”、定點屠宰優化整合等工作穩步推進,逐步實現了流通主體的規模化、標準化和資訊化。我市副食品批發市場經營的蔬菜、水産品、蛋品和冷凍食品,佔我市供應量的60%-90%,凸顯了國有流通主渠道在保障供應、平抑物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