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6為何會再次“造訪”?
- 發佈時間:2016-01-14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在經歷了H5N1、H7N9禽流感後,最近浙江、廣東等地相繼出現了H5N6禽流感病毒,短短一週內便導致廣東省兩名患者一死一病危。請關注——H5N6為何會再次“造訪”?
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北京流感病毒活動度呈持續升高趨勢,已進入冬季流感流行季,根據流感流行規律分析,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流感活動水準將會不斷增強,由流感病毒導致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集中發熱疫情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
H5N6並非新出現的病毒,國外及我國都曾在水禽中發現過H5N6禽流感病毒。相比H5N1、H7N9禽流感病毒,公眾對H5N6還略感陌生。實際上,這3種禽流感病毒都是一個“大家族”的,在禽類中都屬於“常見品種”,相比較而言,其中人感染H5N1禽流感的病死率相對較高一些。有專家解釋説,H5N6是H5N1禽流感病毒與H6N6禽流感病毒重配後“生”的“兒子”。
H5N6不是新病毒
由於H5N6有著普通流感的症狀,市民對兩者該如何進行診斷、區分?對此,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于曉敏解釋説,通過流感病毒檢測試紙和PCR檢測,能在兩到三小時內檢測出流感病毒的分型,但如果患者不在季節性流感分型內,且症狀嚴重,同時有禽類接觸史,就要高度懷疑感染禽流感,需要到市級或國家級疾控中心檢測是否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
“早在2014年5月,四川省就報告了我國第一例也是全球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介紹,從那時開始,H5N6病毒就在我國南方活禽市場裏大量存在,並有感染人的風險。“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北方攜帶這種病毒少,主要集中在南方。”
從病原學上看,病例的增多並不意味著病毒傳播能力的增強。但H5N6禽流感病毒在我國禽類的傳播範圍正在不斷擴大,僅2015年農業部就報告30多起H5N6禽流感疫情。
“H5是典型的禽流感病毒,在禽類之間有高致病性,H5N6作為一個優勢的流行毒株,禽類帶病毒多了,不可避免地人感染事件也會增多。”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首席專家何劍峰表示,禽流感病毒本來與人之間有種族屏障,“人感染H5N6病毒,其實就是禽流感病毒跨越屏障感染人。”
病情進展相當迅速
雖然同屬一個“家族”,但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之後的臨床表現卻不同。
“H9N2禽流感病毒感染後主要表現為發燒等,但H5N1和H7N9感染後主要表現為肺炎,病死率也比較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解釋説,H5N1的病死率達60%,H7N9的病死率為40%。“由於H5N6禽流感病毒不具備有效結合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能力,只能在下呼吸道進行複製,所以不可能出現持續的有效人傳人,這是該病毒的病原學特徵所決定的。”
“H5N6‘遺傳’了H5N1的高致病性,在目前全球僅有的6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中,死亡病例為4例,致死率達67%。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出現的病例,患者從入院到死亡僅2天時間,表明病情進展迅速。
H5N6發病症狀和其他流感雷同,伴有高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感染的潛伏期多為7天之內。其發病後表現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臨床症狀表現為流涕、鼻塞、咽痛等,均有發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發病後5—7天后則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氣短、咳痰。(表現為重症肺炎相關症狀)重症者表現為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伴有胸腔積液、膿毒症。部分重症者心腎功能損傷、應急性潰瘍、昏迷、休克等多器官衰竭。相關專家一致建議,出現上述症狀者要立即與人群隔離開來,立刻送醫。
儘早發現及時就醫
“雖有特效藥奧司他韋,但最好在36小時之內使用,不要超過48小時,超過這個時間,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何劍峰表示,患者一般是發病5天—10天后,病情嚴重了才到醫院就診,這時已失去診療的先機。“從深圳市的案例來看,患者入院時病情已經較重,即便使用特效藥也無濟於事。”
由於目前尚沒有相應疫苗,所以專家提示,要儘量少到人群密集地,儘量避免觸摸公共物品;盡可能減少與禽畜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注意儘量避免接觸病死禽畜,尤其在接觸禽畜後及時徹底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定期通風,勤洗手;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症狀時,應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應佩戴口罩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是否得流感要看個體差異,與個人免疫力有關係,因此增強抵抗力十分重要。要保證營養,適當運動,多喝水,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于曉敏如是説。
另外專家還提醒,體弱、有基礎病的人群感染風險較高,當中又以年齡超過50歲的老者最高危。建議凡是有基礎病的老人、孕婦、小孩,儘量少去市場。這類人出入農貿市場與活禽有直接接觸的,並出現發燒、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狀的,應當高度警惕,儘早就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