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沿海運輸市場今年承壓明顯

  • 發佈時間:2016-01-13 22:31:0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弋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沿海運輸市場再次經歷了低迷。由上海航交所發佈的反映國內航運景氣度的沿海煤炭運價指數顯示,12月31日報收531點,全年平均510點,較去年回落18%,為該指數創立以來最低水準。其中主流航線秦皇島至上海運價日均為20.2元/噸,同比下降20%,2015年最低至11元/噸;秦皇島到廣州26.6元/噸,同比下降23%,下降幅度較秦滬線更大了。由於貨少船多,沿海市場已連續兩年沒有季節性“旺季”了,而2015年的淡季卻更長。在此期間,一些船舶“閒置”已成為新常態,即使在跑的船舶,其運價也無法複蓋船舶的固定成本,純屬是為了救急現金流。儘管燃油價格大幅下降,有利於船舶的成本下降,但由於運力過剩嚴重,市場競爭前所未有,整個沿海航運業仍出現了全面虧損,連享有貨源、價格優勢的貨主船隊以及有一定政策性的國有船隊也不例外,主要區別只是虧損程度大小而已,是歷史上虧損最嚴重的一年。

  導致沿海航運業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前幾年快速膨脹的船隊規模遇到了今年的需求拐點,沿海運力至少富餘三分之一。二是船舶大型化使貨物週轉加快,變相增加了船舶運能。三是國際海運市場同樣處於歷史低點,部分內外兼營船舶向外突圍受限,市場雪上加霜。特別是年底一波下跌,國際幹散貨運價指數BDI已跌破500點,為該指數創立來最低水準。

  總體來看,2016年沿海市場運價除個別時段季節性波動外,總體仍維持低迷,而且今後幾年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需求有可能不升反降,而存量運力仍居高不下,沿海運輸市場的低迷在短期內不可能得到逆轉。由於市場競爭更趨激烈,隨著流動性緊張,2016年小微企業被淘汰出局的現象將比2015年增多,即使有貨主背景以及國有航企也難以獲得正收益,意味著全行業仍將處於全面虧損之中,所謂的“僵屍企業”也將逐漸增多。航企,特別是一些中小航企一定要根據公司的自身貨源、財力實際情況,審時度勢,作出相應的判斷,要敬畏市場、量力而行,才能順勢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