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去年進口降13.2% 官方稱大宗商品價跌是重要原因

  • 發佈時間:2016-01-13 14: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石岩)“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和大宗商品進口量增速的放緩是2015年中國進口值出現下降的重要原因。”談及中國去年進口下降的狀況,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如是分析。

  黃頌平是在當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的。當日公佈的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其中,進口10.45萬億元人民幣,下降13.2%。

  對此,黃頌平首先提供了兩組數據。第一組數據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黃頌平指出,2015年紐交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年初為每桶50美元上下,年中漲至每桶60美元,但到年底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比年終最高點跌幅超過40%。到2016年年初,價格接近每桶30美元。

  “過去的一年裏,我們原油進口平均價格也從年初的每噸2856元人民幣跌至12月的每噸2020元人民幣,累計下跌了29.3%。全年進口平均價格比上一年下跌45.3%。”黃頌平説。

  黃頌平提供的第二組數據是美國商品調查局大宗商品CRB價格指數。這一指數2015年跌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準。自2014年5月起,CRB價格指數就開始從500點大幅下跌,儘管在2015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總體呈現下降走勢。到2015年底跌至380點,比上一年最高位下跌24%。2016年1月份,該指數繼續向370點下跌,正在接近2008年底至2009年初300點的水準。

  2015年,中國鐵礦砂、煤、成品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平均價格也紛紛下跌,同比跌幅分別為39%、21.8%、38.3%、17.1%。

  “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實際上也印證了世界經濟復蘇緩慢,需求低迷的情況。”黃頌平説,“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些大宗商品進口量的增速也有所放緩。”

  黃頌平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8.8%,鐵礦砂進口量增長2.2%,煤、銅、鋼材進口量則分別下降29.9%、0.3%和11.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但黃頌平同時指出,2015年,中國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加。其中,進口鐵礦砂9.53億噸,增長2.2%;原油3.34億噸,增長8.8%。同期,中國進口價格總體下跌11.6%。其中,鐵礦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銅等大宗商品價格跌幅較深。同期,中國出口價格總體下跌1%,跌幅明顯小于同期進口價格總體下跌幅度。

  “由此測算,2015年中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12.1,表明中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12.1%的進口商品,意味著中國貿易價格條件明顯改善,對外貿易效益有所提升。”黃頌平説。(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