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喀麥隆的橡膠園裏

  • 發佈時間:2016-01-13 04:00: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喀麥隆HEVECAM橡膠園裏的夜晚格外寧靜,朱長風微小的啜泣聲也因此變得格外清晰,身邊從睡夢中醒來的丈夫章毅鵬不知該説些什麼,他知道此時對於妻子來説,所有的安慰都很蒼白,因為他也是如此深深思念遠在祖國5歲的女兒。

  辛勤勞作

  與因為思念而難熬的夜晚相比,白天則忙碌而充實。每天早上5點,這對30歲出頭的小夫妻便在鳥兒歡快的叫聲中醒來,開始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了。“我們要比最早出工的割膠工起得還早,因為我們想給這些非洲工人作表率,讓他們看看中國人是如何勤勞工作的。”朱長風的這段話也是HEVECAM橡膠園裏所有中國人的心聲。

  章毅鵬和朱長風,如今一個是橡膠園種植部經理,一個是橡膠加工廠化驗室經理。自2011年底來到喀麥隆,HEVECAM橡膠園裏到處都留下他們的足跡。

  “在苗圃,我們觀察工人的嫁接操作,琢磨怎樣提高嫁接成活率。”溫婉靦腆的朱長風説。

  “在割膠區,我們一遍遍練習將割下樹皮的厚度控制在1-1.5毫米,並保持無錯誤操作。我們穿著厚重的膠鞋,穿梭在橡膠林中,糾正膠工的割膠操作。”

  “在工廠,我們重點學習乳膠線和幹膠線的生産操作,認識到由於原料不同,這裡與海南中化橡膠加工廠的工藝流程有一定的差異。”

  “在工業區,我們認真學習了修車部、重機維修部、倉庫、採購部、水電部這些服務部門如何與種植園密切協同合作,以及如何為整個公司的生産提供服務。”

  ……

  這對小夫妻正在迅速地成長,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工作好手,不辜負他們在孩子幾個月大時就離鄉背井來到非洲的犧牲。

  “我們從中國啟程奔赴喀麥隆那天,寶寶才4個月大,媽媽把她帶出去了,怕我看到她不捨得走。”朱長風説到這裡又哭了。

  章毅鵬內疚地看著她,他承認,剛到喀麥隆時,工作和生活都很艱苦,他們也曾有過動搖,然而中化GMG公司這個更大的舞臺讓他們留了下來。

  努力磨合

  為什麼中國人在非洲如此辛勞?這背後有著許多故事。

  中國需要橡膠,2014年,中國進口天然橡膠350萬噸,進口依存度高達80%。“無論是油氣資源開發,還是天然橡膠走出去,中化集團始終緊扣國家戰略。”中化集團總裁助理、中化國際董事長張增根説。

  基於這一國家戰略,2008年,中化集團下屬中化國際收購了新加坡上市公司GMG及其在喀麥隆佔地4.1萬公頃的HEVECAM橡膠園。儘管中化國際搖身成為大股東,但HEVECAM橡膠園運作了30多年的模式很難更改,非洲當地數萬員工的工作習慣更難有變化,與HEVECAM橡膠園CEO瑞加這位馬來西亞人的工作磨合也是一門大學問。

  這一點正如中化國際GMG副總經理、非洲中心總經理牟向峰所説的:“中國管理與非洲管理的對接絕非那麼容易,由於管理理念和思想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平衡好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管理甚至利益衝突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怎麼辦?“努力做!”HEVECAM運營總監劉海鵬快人快語。這個東北漢子如今已深諳非洲文化,像他的膚色一樣深深融入了當地。每天早上8點多,劉海鵬便開著越野車在410平方公里的橡膠園裏四處觀察。他不怕累,曾經頂著炎炎烈日,徒步穿越熱帶植被覆蓋的8公里野路,只為了探明橡膠園到克裏比深水港的最短路途,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可行方案。

  而打動瑞加的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勤勞和包容,還有中化集團帶來的先進管理體系和技術經驗,這一點幾乎表現在每一位來到喀麥隆的中國員工身上。

  一片樂土

  在章毅鵬和朱長風之後,橡膠園裏又來了一對更年輕的小夫妻——段志松和從琴琴,如今一個是膠廠的副廠長,一個是種植園財務負責人。

  陽光如同往日一樣熾熱耀眼,工廠的生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段志松從原料庫、破碎機、回流清洗池到潤滑劑添加、造粒,一個個環節逐步檢查下來,每個指標都很合格,他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到了乾燥爐,今天的第一批膠還有兩分鐘就出爐了,他興奮地期待著,每次看到金燦燦的橡膠從爐裏跳出,嗅著那特殊的膠香味,摸到那彈性與韌性兼具的膠塊,他就感到無比的喜悅與欣慰。

  當第一塊膠跳出乾燥爐時,膠色泛著乳白,香味也不是那麼醇,段志松立即意識到這膠有白點。他舒展的眉頭瞬間繃緊,果斷讓工人切開膠塊,果然是次品。含有白點的膠塊為不合格産品,需要用幹絞機進行二次加工,需要耗費額外的人力物力,這樣就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潤。

  “這已經是第二次出現這樣的狀況了,並且都發生在早晨的第一爐膠,這絕非偶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段志松思考著。

  出現白點的原因有很多,段志松決定用排除法一一檢驗。細心的他發現乾燥爐前端的溫度離規定的溫度還相差幾度時,司爐員就開始乾燥橡膠了,由於乾燥爐開啟預熱到正式投入使用,大約需要1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等待乾燥的膠車越來越多,有些司爐員未等爐預熱好就把膠車推入乾燥爐,導致出現白點。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段志松立即提交生産現場的問題以及可能的原因,劉海鵬隨之召開了一場會議,並制定出“司爐提前10分鐘來預熱乾燥爐”“換班交叉10分鐘”等解決方案。會議結束時,工廠裏依舊瀰漫著淡淡的膠香,但更讓大家欣喜的是,生産團隊蒸蒸日上的勢頭。

  如今,HEVECAM橡膠園已是一片樂土,筆直成排的橡膠樹在風中搖曳著枝葉,夕陽的光芒透過樹梢斜照在路邊的村舍上,五顏六色的鮮花瓜果綴滿村舍之間。來到這片樂土的中國人已經多達十幾人,他們也將繼續辛勤耕耘在喀麥隆的黃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