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部部長:“十二五”研發經費佔GDP比重未達標

  • 發佈時間:2016-01-11 22:0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余曉潔 王聰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創新型國家建設邁上新臺階。”

  科技部部長萬鋼11日在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説,我國科技整體水準正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與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

  “我國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2010年的世界第21位有望上升至2015年的第18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有望增加到55.1%。2015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預計達到14300億元,比2010年增長一倍,其中企業研發支出超過77%。國際論文被引數從第8位逐年上升至第4位。”萬鋼説。

  萬鋼表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應該看到,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特別是依靠科技投入驅動經濟發展的理念還沒有形成。

  “R&D經費佔GDP比重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創新驅動的重要指標,2015年預計為2.1%,沒有實現‘十二五’期間達到2.2%的目標。這表明我國整體科技投入和經濟發展規模不匹配。‘十三五’要實現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至2020年)確定的2.5%的目標任重道遠,需要增強社會各方面的投入。”萬鋼説。

  他表示,比增加投入本身更加重要的是,使投入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持續發力,尤其是資源配置、計劃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重大改革措施的出臺,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的興起,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速度在加快。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萬鋼説。目前,全國各類眾創空間已經超過2300家,與現有25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區,共同形成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和良好的創新生態。

  2015年,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增至453家,技術(産權)交易機構30家。技術交易總額達到9835億元,同比增加約14.7%。(記者余曉潔、王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