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細胞生命源於基因偶然變異

  • 發佈時間:2016-01-11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常麗君)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由單細胞構成,從細胞開始特化,自我排列成有序的組織和器官,進化出了多細胞生物,但人們對其中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據美國俄勒岡大學網站消息,該校一個研究團隊提出,在大約6億年前,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使細胞內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發生了變化,幫我們的單細胞祖先變成了有組織的多細胞生物。

  為了形成並保持有序的組織,細胞必須能協調自己與鄰居的相對位置。這一過程中有絲紡錘體的方向至關重要,如果紡錘體方向不對,會導致畸形組織和癌症。在多種動物中,紡錘體的方向由一種古老的支架蛋白控制,這種支架蛋白能把紡錘體連接到細胞邊緣的“標簽”蛋白上。

  那些複雜的系統是如何讓各種細胞以有組織的方式互相合作,並進化出它們所需要的多種不同的蛋白質的?俄勒岡大學生化學家肯·普裏霍達認為,只要少許變異就能進化出新的蛋白質功能。

  普裏霍達的實驗室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尼古拉·金的團隊合作,研究了領鞭毛蟲。領鞭毛蟲被認為是最接近動物的生命,生活在海水中,它們都有一個向外伸出的“尾巴”,叫做鞭毛,讓其能運動和覓食。它們能以單細胞形式獨立生存,也能以多細胞形式聚居。

  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測序和電腦模擬重建古老的蛋白質,反向追溯進化樹,推測其中的變異和由此産生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變化。他們發現了一種重要變異,讓一種酶基因的一個副本能幫助確定細胞方向,排布新産生的細胞。這打開了通向有序多細胞動物的大門,使它們最終變得不再需要“尾巴”。

  普裏霍達説,這項研究幫助解決了進化中的重要問題,對研究疾病狀態,如癌症形成也有重要意義,因為癌症是細胞受到傷害,無法再與身體中其他細胞合作,返回到一種單細胞的獨立狀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