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污染物減排進入攻堅期

  • 發佈時間:2016-01-10 07:0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11年秋,市民初識PM2.5,生活在北京的人們已經與它所帶來的灰霾天氣相伴了5年。北京的霧霾何時能治理好?環保部門及有關專家預測,當前污染物減排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2020年,京津冀空氣品質有望達到長三角區域2014年的水準,2030年左右有望達到國標。

  污染重

  京津冀PM2.5濃度基礎值高

  2013年是我國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第一年,也是各省市開展PM2.5監測的元年。2014年3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首次公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的PM2.5濃度水準。2013年,京津冀PM2.5平均值106微克/立方米,長三角67微克/立方米,珠三角47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區域的空氣污染最重。

  這一數據成為三個重點區域PM2.5濃度的基礎值。按照當時環保部的説法,只有珠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達標(年均濃度低於35微克/立方米)希望較大,長三角區域達標“有相當的難度”,而京津冀區域與達標目標則“尚有較大差距”。

  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國十條”,針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問題提出10個方面35項措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大氣污染治理政策。

  “大氣國十條”提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對2020年,甚至更長遠時間的控制目標沒有涉及。

  達標難

  2020年達長三角前年水準

  2015年12月3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出臺,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應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監測顯示,2014年,珠三角區域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長三角區域為60微克/立方米。也就是説到2020年,京津冀的PM2.5區域濃度水準有望達到長三角區域2014年的濃度水準。

  而早在去年12月之初,北京市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準促進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北京2020年的PM2.5控制目標是:到2020年,北京的PM2.5濃度要比2015年下降15%左右。

  市環保局最新通報顯示,2015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80.6微克/立方米,較2014年下降6.2%。如果在此基礎上5年內再下降15%,那麼意味著到2020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在68微克/立方米左右。

  時日久

  制定2030年遠期治理規劃

  至於京津冀區域空氣品質何時能夠達標,專家將希望寄託在2030年。

  今年1月1日起,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根據該法,未達到國家大氣環境品質標準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編制大氣環境品質限期達標規劃,並向社會公開。而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時,也應當報告大氣環境品質限期達標規劃執行情況,並向社會公開。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在2015年北京空氣品質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制定到2030年的大氣治理遠期規劃。他表示,到2030年左右,北京PM2.5年均濃度應該能達到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標準值。

  □釋疑

  1 為什麼京津冀污染這麼嚴重?

  重化工業比重高燃煤消耗大

  根據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初步研究結果,2014年,京津冀地區以不足全國2.25%的國土面積,創造了6.6萬億元的GDP,佔全國GDP總量的10.4%。單位國土面積的GDP産出是全國平均水準的4.64倍。

  而支撐這一高強度增長的,主要是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業。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研究表明,近10多年,京津冀區域能源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幾乎佔到整個工業部門産值的半壁江山。工業的發展,給大氣環境帶來了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而在能源結構方面,統計數據顯示,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比近90%,遠超全國平均水準。京津冀區域每年燃煤消耗量為4億噸,佔全國的1/10;京津冀加上山東的煤炭消耗量更是高達10億噸,佔全國的1/4。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8日表示,2016年,河北將繼續加大化解産能力度,年內壓減煉鐵産能1000萬噸、煉鋼800萬噸、水泥150萬噸。繼續煤電節能減排,年內削減煤炭消費500萬噸,天然氣供應量達到100億立方米。

  今年,河北省將多措並舉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實現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5%,PM2.5濃度下降6%以上的目標。

  2 怎樣才能實現空氣品質達標?

  區域消減50%污染物排放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曾公開表示,如果2030年京津冀地區空氣品質要達標,要大幅削減各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2年要消減59%,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2年要消減71%,PM2.5的一次排放比2012年要消減70%,VOC的排放量比2012年大概消減45%。

  “我們的閱兵藍、APEC藍證明,要想空氣品質改善,消減5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是需要的。”郝吉明強調,當前污染物減排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經過前一段的消減,容易消減的已經做了,要進一步消減,可能是一個攻堅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