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勇立創新潮頭 發揮引領作用

  • 發佈時間:2016-01-09 03:34: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重獎科技成果是對科技創新的極大激勵”“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8日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每年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既是對我國科技創新成就的檢閱,更是對廣大科技人員的激勵。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就是創新,足見黨和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和期待。”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説。

  深圳市華創科技創新成果産業轉化中心主任黃偉認為,科技獎勵已經成為國家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肯定和展示了一大批優秀科技成果,將更好地引導科技創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精準發力。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黃佐華等完成的項目榮獲今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説:“我國實現由大變強,離不開科技進步,離不開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將有力支撐中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科技獎勵大會又一次吹響了著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角。”

  在國家科技獎勵的名單裏,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榜上有名。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CEO胡剛説:“創新是唯一的活路。這幾年國家科技獎評出的項目都是真正能和國際水準競爭、能解決社會經濟中實用問題的成果,真正是鼓勵面向市場的創新。”

  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姚彩虹、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明寬等企業界人士表示,只有大力開展科技研發,引領創新,才能增強産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使中國企業在當今和未來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一些科技、教育、企業界人士表示,應充分發揮科技在我國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並對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提出了建議。

  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喬旭説:“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內容和關鍵抓手,是當前‘供給側改革’的主要驅動力。未來的科技工作應更加堅持需求導向和産業化方向,緊密銜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使科學研究和創新成果更加接地氣。”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沒有先進科技支撐我國很難成為創新型國家。”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吳學兵表示,應加強基礎科研設施建設,更加重視基礎性研究,加強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徐常威認為,科技要在全面創新中發揮引領作用,高校裏的科研成果就不能“束之高閣”,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學研一體化建設,主動對接市場需求、企業需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盧現祥説,要構建産學研的內在激勵機制,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一方面讓企業對技術有內在需求,另一方面要讓高校有科研轉化內在動力,讓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在市場中實現合作。

  胡剛説,對科技企業來説,目前創新型人才還普遍不足,要努力建立完善科學人才培養機制,培養起創新型人才團隊,這將有利於更好地發揮科技企業在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作用。國家也應加大對創新型人才及創新理念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政策。

  採訪中很多人表示,我們國家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時期,科技工作者更是承擔著創新驅動發展的歷史重任。

  帶領團隊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宏偉説:“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科技創新工作中。”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博士生林園、西安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生趙國旭、西安交大航太航空學院博士生王預然等也表示,科技工作者只有投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才能實現自己的時代價值。作為我國科技力量的“後備軍”,將努力學好知識,掌握本領,成就自身,報效祖國。

  文/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