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到2020年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總體水準明顯提升

  • 發佈時間:2016-01-08 10: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月8日電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今日表示,去年底,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總體水準明顯提升,産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産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

  國家發改委今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李樸民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隨著農業生産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國際農産品市場影響加深,依靠拼資源、拼投入的粗放式農業發展道路已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去年底,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共六個部分、27條內容。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提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明確到2020年,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總體水準明顯提升,産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産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

  《指導意見》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提出了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共24條具體措施。主要是圍繞加快農村産業融合這一主線,從發展多類型方式、培育多元化主體、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完善多渠道服務、健全多層次推進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延伸農業産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引導産業集聚發展,發展多類型農村産業融合方式;二是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基礎作用,支援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發揮供銷合作社綜合服務優勢,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和産業聯盟,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培育多元化農村産業融合主體;三是創新發展訂單農業,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強化工商企業社會責任,健全風險防範機制,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四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強化人才和科技支撐,改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支援貧困地區産業融合發展,完善多渠道農村産業融合服務;五是開展試點示範,落實地方責任,加強部門協作,加大對産業融合的財稅、土地和投入支援力度,健全農村産業融合推進機制。

  《指導意見》的頒布和實施為貫徹落實新理念、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李樸民還表示,為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要求,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一是積極推進産城融合。將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規劃引導,促進農村二三産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産業園區等集中,培育文化旅遊、農産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小城鎮,推動城鄉産業協調發展。

  二是啟動實施“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程。圍繞模式探索、主體培育和政策創新,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商業模式。

  三是繼續發揮專項建設基金帶動作用。要在去年工作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辦法,加大對産業園區、新型業態等的支援力度,並把與農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製作為項目支援的前提條件,強化利益聯結,讓農民更多分享産業鏈增值收益。

  四是研究設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創新中央預算內投資方式,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杠桿作用,研究設立專門的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産業融合發展領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