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柯潔的2015算個獎金賬

  • 發佈時間:2016-01-08 04:32:53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2險勝李世石勇奪夢百合杯冠軍後,18歲的柯潔成為史上最年少的三冠王。好成績帶來的是高額獎金,據統計,2015年等級分對局柯潔58勝16負戰績卓越,吸金能力傲視群雄,獎金總額已超過700萬元,實際到手約為430萬元。

  扣稅加上交到手430萬

  棋手的獎金有一部分要用來扣稅、上繳體育總局和項目管理中心等等。而棋手個人所得的比例經過多次改革已逐步提高,從2005年常昊應氏盃冠軍獎金僅得到28%,到稅前35%提高到40%,再到2013年范廷鈺應氏盃冠軍的50%,到如今的自費制公開賽棋手分配比例在60%以上,極大地激發了棋手的積極性。棋手自幼學棋大多是舉全家之力拼搏,入段前後歸屬於當地體育局等地編制,入選國家隊後會享受些許福利。總局會將稅後獎金的5%-10%返還給地方,由地方體育局對棋手進行獎勵,約定俗成約10萬元。通算下來,國際賽事獎金棋手能拿到手的大概佔一半。國內賽事的獎金雖然低於國際賽事,但由於棋手不必上繳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僅扣稅20%,八成獎金入袋,性價比反而更高,這或許是世界冠軍感嘆國內頭銜更難拿的原因之一。按已公佈的部分大賽獎金,在未統計對局費等情況下,加上跨年的本屆夢百合杯冠軍,總計柯潔2015年獎金約為765萬元,到手金額約430萬元,毫無疑問是中國圍棋第一人。

  古力300萬獎金難買房

  2014年柯潔的收入到手大約為130萬元,僅僅一年後,三個世界冠軍到手,加上圍甲收入也是飛躍性地從60萬元跳躍至150萬元,柯潔的獎金到手達到430萬元,可謂攀升了幾個檔次。不過即使如此,這筆錢要在北京買套房也不是容易的事。2009年,古力也一口氣拿到三個世界冠軍,當年總獎金也是高達700萬元,到手突破300萬元。2010年,棋牌管理中心宣佈將棋手在國際比賽中所獲獎金分成的比例從原來的40%提高到45%(均為稅前)。即便如此,也比不過房價增長的速度。古力當時想要購買中國棋院附近一處高檔小區的住房,面積11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他當時正租住的那套房子,房主開出了近500萬元的價碼,每平方米的價格超過4萬元,這讓古力望而卻步。而5年後,柯潔也是三冠到手,棋院的新政加上水漲船高的獎金,430萬元或許也難讓他在北京買到一個稱心的房子。

  吸金王當之無愧第一人

  獎金收入是棋手實力的重要體現。2015年,柯潔異軍突起,從年初的百靈杯、阿含·桐山杯中日對抗賽,年中的理光杯、白雲山杯,年底的威孚房開杯、三星車險杯,到跨年的夢百合杯,柯潔斬獲頗豐。2015年,除7項賽事的冠軍外,柯潔還助珠海隊奪得圍甲聯賽季軍,16盤勝局每盤獎5萬元,榮獲MVP及最具人氣獎金15萬元。中韓新銳天元賽和金龍城杯團體賽的獎金則是按全隊人數平分來統計。農心杯由於仍在鏖戰,獎金不易計算。新春央視斥鉅資舉辦的賀歲杯柯潔也有望出戰。獎金收入體現實力,各國的“吸金王”都是該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據初步統計,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六冠在手,年收入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0萬元),南韓第一人樸廷桓年收入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0萬元)。由於他們免去了上交的份額,收入都超過柯潔。但是在成績上,柯潔當之無愧是2015年的世界圍棋第一人。

  記者點睛

  “錢景”

  帶來影響力

  對於職業棋手來説,獎金收入可以説是衡量實力最重要的標桿。就這點來説,柯潔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圍棋第一人。考慮到他年僅18歲就已經成為吸金王,未來“錢景”真是不可限量。

  而相比南韓圍棋貧富差距的嚴重,中國圍棋這方面還算不錯。圍甲的多年運營,不但讓南韓外援大筆撈金,也養活了國內大部分職業棋手,一個普通棋手圍甲一年的收入能達到20到30萬元。且國內大部分的比賽都是全開放,讓低齡低段選手也獲得了大量參賽機會。加上女子圍甲也逐漸趨於成熟,總體來説,國內圍棋環境向好。如今又有了柯潔這樣少年偶像的號召,可以預見圍棋在近年來或許將在國內中小學獲得不錯的普及和推廣。

  當然,和國內其他體育項目比較,圍棋的收入真不算高。但這是一項陽光、健康的運動,同時穩定有保障,即便不做職業棋手,即便不下棋了,也可以教棋,同樣可以賺取不薄的收入。總體而言,圍棋是一項適合廣大青少年投身的運動。希望憑藉柯潔這次奪冠的餘熱,高額獎金的影響,讓圍棋在國內能擁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相關連結

  南韓獎金榜

  貧富差距拉大

  南韓有311名職業棋手,去年獎金榜排名第一的是22歲的樸廷桓,繼2013年後,他時隔2年重登“獎金王”寶座,收入突破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0萬元)。據南韓棋院統計,樸廷桓2015年奪得第19屆LG杯和國手山脈團體賽冠軍、亞洲電視快棋賽亞軍,以及中國圍甲聯賽冠軍(1.5億韓元)、南韓圍棋聯賽冠軍(1億韓元),共收入6.9億韓元,再加上剛剛奪得的金龍城杯團體冠軍,年收入達到了8.1億韓元。

  26歲的金志錫排名第二,他獲得LG杯亞軍、春蘭盃四強,再加上鳳凰巔峰對決冠軍、賀歲杯等收入1.4億韓元,以及金龍城杯團體冠軍獎金,進賬超過了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5萬元)。李世石排名第三,他的獎金中除了2015年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三星杯四強之外,中國圍甲聯賽收入佔了一半以上,加上金龍城杯季軍、夢百合杯亞軍,收入達到4.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1萬元)。2014年李世石在古李十番棋勝出,年收入14.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75.5萬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此外,曾出任成都圍棋隊外援的李東勳本次排名第四,包含他去年效力武漢隊獲得中國圍甲亞軍在內,總收入達到3.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92.5萬元)。5-11位大致是崔哲瀚、15歲的申真谞、姜東潤、趙漢乘、羅玄、睦鎮碩、樸永訓。19歲的女棋手崔精排名第12,女子名人、福蔭杯、穹窿山兵聖杯、黃龍士雙登杯、女子聯賽等獎金加在一起收入1.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1.5萬元),比前年增加了近30%,連續兩年突破億元大關。

  雖然進賬1億韓元以上的棋手從2013年到2015年有所增加,但南韓國內311名職業棋手中,收入排名前50位的平均收入僅為3000萬韓元左右。另外,有73.6%的南韓職業棋手每年的對局費僅在1000萬韓元以下,富者愈富,貧者益貧,貧富不均現象嚴重。

  日本獎金榜

  井山一家獨大

  日本的棋戰歷史最為悠久,“新聞棋戰”的模式可以説是所有現代圍棋職業比賽的始祖。棋聖、名人、本因坊三大冠是最為重要的賽事,相應的獎金也最為豐厚。三大冠之下是王座和天元,這五項比賽又稱“五大冠”。再往下一級的比賽是碁聖(又稱小棋聖)和十段戰,與前五項比賽統稱七大冠。是日本最為重要的職業賽事,而且都是挑戰制的。

  2015年是井山又一個豐收年,他又一次除了十段戰失敗,手握了六大冠冠軍,再加上快棋賽冠軍阿含·桐山杯和中日阿含·桐山杯對抗賽冠軍,不算其他成績的獎金和對局費,井山裕太去年一年的冠軍獎金數額就高達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0萬元)。而且這個獎金含金量很高,因為井山不用上交棋院,可謂將世界三冠王柯潔遠遠甩在後面。

  不止井山,日本棋手的獎金都不用上交棋院,而且每個月還可以到棋院領取研究費津貼。此外,任何比賽都有對局費,如果到棋院掛牌教棋還有錢。日本圍棋通過這個方式,來彌補貧富棋手之間的差距。整體而言,日本職業棋戰的賽事規模基本和比賽獎金數額成正比,獎金越高,比賽則更為重要。一般來説,棋手養家糊口都沒有問題,環境相對中韓來説比較優越。或許也因此,導致了這些年來日本圍棋在國際大賽難有作為。不過其領軍人物井山裕太表示,未來希望能在國際大賽有所突破,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組稿件由記者 趙婷 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