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心互助金融類的投資陷阱

  • 發佈時間:2016-01-08 01:31:55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緒忠

  近期,朋友圈、微網志及線下出現不少自稱“金融互助投資”的理財平臺。這樣的投資平臺靠譜嗎?針對部分市民的疑惑,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後發現,這有可能是一種新型的投資陷阱,市民要注意其中隱藏的巨大風險。

  “互助金融社區”案件頻發

  根據有關方面提供的案例,市民李女士經家人介紹加入了“××互助金融社區”的一個微信群。“一人最高投入6萬元,不少人用多個身份證多次投入,有的人投入了上百萬元。”李女士説,目前她所在的微信群就有不少人參與“金融互助”。這個金融互助社區以虛擬貨幣“馬伕羅幣”為載體,投資者須將資金換成該虛擬貨幣才能投入;兌現收益時,則須向平臺網站或介紹人換回現金。

  “此類案件頻發。在此前破獲的‘GBL交易平臺’等類似虛擬貨幣案件中,已出現經營者突然消失、兌換交易程式無法進行、公司註冊地址造假等現象,投資者損失慘重。”警方一位負責人説。

  以去年下半年開始流行的MMM互聯金融社區為例,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他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換句話説,就是1000元在一個月內能獲得300元的利息,加上推薦新會員加入的30%獎勵,第一個月就能盈利600元。

  記者以“MMM金融互助社區”為例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不止一個以此為名的網站,每個網站內容大同小異,在最顯眼的地方均標注“月收入30%”“開戶即送50美元”等,不同處在於每個網站的“推薦人”不同。對此,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投資者説,這應該是不同的“上線”為了發展“下線”而設置的。

  本質或為龐氏騙局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MMM”模式源自俄羅斯。去年4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伕羅季建立了“MMMChi-na”網站,借助QQ、微信、社區論壇等大肆傳播。其宣傳的核心內容是:該組織不存在跑路風險,而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屬於金融互助,投資一個月後可獲得30%的月收益。

  去年10月底,MMM系統發出內部通知: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15日系統內所有獎金將會被凍結。也就是説,在這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用戶投在平臺裏的資金將無法動用。這才使得大部分投資者幡然醒悟,原來高收益的投資有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巨大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互助金融社區”其實是採用借新還舊的金融模式。整個投資過程沒有任何實體投資標的,而是以“互相幫助”的名義加以掩飾。這很有可能是龐氏騙局,拆東墻補西墻,投資者應該警惕其風險。

  多部委發佈風險提示

  針對此類騙局,近日,央行、銀監會、工信部、工商總局聯合發佈了“風險預警提示”。此類騙局具有以下特點:

  ———名目繁多。常見的有:“××金融互助社區”“××金融互助平臺”“××金融互助理財”“××慈善金融互助平臺”“××金融互助投資”“××互助社區”“××財富互助平臺”等。

  ———發展迅速。依託網際網路,通過網站、部落格、微信、QQ等平臺公開宣傳,波及範圍廣。

  ———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臺”,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週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註冊後,投資60元至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端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轉。

  在風險提示中,銀監會相關人士特別強調:“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