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分四號與一個天才設想

  • 發佈時間:2016-01-08 01:31:0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瞻後望

  2016年1月5日,我國最高“天眼”——高分四號衛星發回了第一幅“明信片”。這幅自36000公里軌道高度獲取的解析度50米圖像,在世界上首開先河。至此,我國成功地突破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的五大關鍵技術。

  時光回溯到1945年,英國一位正在部隊從事雷達技術工作的年僅28歲的軍人,在一本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設想論文:《地球外的中繼——衛星能給出全球範圍的無線電覆蓋嗎?》。

  文中,作者首先從當時的通信情況出發,分析了實現全球範圍的全天候通信和電視廣播的必要性,繼而首先提出了衛星通信的可行性:如果人工發射衛星到地球軌道上,就可以將它作為接收和反射地面信號的中間站,實現遠距離通信和跨海通信。為此他建議採用三顆相互等距離間隔的同步衛星,組成除兩極以外的全球通信網,並提出了可以利用衛星同時向幾個地區轉播廣播節目的設想。

  幾十年後,這位全球衛星通信理論的奠定人,成了當今最著名的太空題材科幻作家。他便是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1917—2008)。

  據説,早前世界各大衛星通信公司每年都要向克拉克支付數美元或數美分的象徵性紅利,因為他的設想功勳卓著,但當時並未為這一技術理論申請專利。克拉克曾在一篇題為《通信衛星簡史——我是如何在太空中失去10億美元的》的文章中對此進行了具體的回顧。許多人都為他感到惋惜,感慨説克拉克本來是有可能因此而成為一個富翁的——事實上克拉克確實成了富翁,不過他是憑創作科幻作品達到了這一目的。在克拉克享有盛名之後,他的長篇作品往往是只需交出一份提綱,就能獲得上百萬元的預支稿酬。

  1961年5月,克拉克在為《太空序曲》一書所撰序言中提及:

  “在眾多發展航太飛行的實際理由中,我小説中的人物給出的是為了提供‘國際通訊服務……在離地面幾千英里高的地方建中繼站——人造月亮,也許它們要24小時沿軌道運作,才能使它們看起來是在天上靜止不動的’。這個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關於通信衛星的觀點,我在我的一篇論文《太空中繼站》中論述過,它發表在1945年8月的英國期刊《無線電世界》上。除了專業讀者,這個觀點在這本書裏被提到,可能是它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因為我通過原作得到了50美元(順便提一句,當時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在最近的一期《星期六晚報》上偶然看到下面的敘述後的感覺:‘阿瑟·克拉克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24小時沿軌道運作的通信衛星。今天,在名為《出現》的項目中,美國國防部撥出數億美元用於開發這樣的衛星。’現在,哪怕給我百分之一的專利權使用費!……”

  恰恰也是在1961年,克拉克撰寫那篇文章兩個月後的7月10日,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商業通信衛星“電星1號”。它成功地進行了橫跨大西洋的美國與英法兩國的首次電視中繼轉播、照片傳真和電話通信試驗。

  關於通信衛星,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1954年,克拉克應美國紐約海登天文館之邀,組織第三次太空旅行研討會。他認為會上應有一篇有關衛星對氣象學作用的文章,於是便寫信給美國氣象局的首席專家哈裏·維克斯勒博士,請他寫一篇相關論文。不料,維克斯勒答覆説,他認為人造衛星對氣象學毫無價值(當時不少科學家也對人造衛星的應用價值持懷疑態度)。克拉克又給他寫了一封信,回擊説:“這樣的話,你就有責任向公眾解釋為什麼太空研究被你説得一錢不值,因為數年來,我們一直説衛星將改變你的學科。”

  維克斯勒是一個極守信用的人,他爽快地接受了克拉克的挑戰。但是,用克拉克的話來説,“就在他準備他的反駁文章時,他變成了一個狂熱的太空愛好者,並在短短幾年後領導了美國的氣象衛星計劃,由此開創了氣象學的一個新的分支”。

  克拉克既有作家善於幻想的浪漫情懷,又有科學家嚴密的思維方式。他另外幾部優秀的太空科幻小説,也極富科學預見意義。比如,乙太陽光能利用為題材的科幻作品《太陽帆船》,創作于20世紀60年代。該小説發表後曾引起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的注意,並因此而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而他總結出的“克拉克三定律”也頗為耐人尋味:

  定律一:如果一個年高德劭的傑出科學家説,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幾乎一定是正確的;但如果他説,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的判斷很可能是錯誤的。

  定律二:要探索某件事情是否可能,唯一的途徑是跨越這個可能性界限,探究界限之外的“不可能”。

  定律三:任何超越時代足夠多的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