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行業助力百萬農民脫貧致富
- 發佈時間:2016-01-04 19:34:00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我國,超過70%的煙葉産區分佈在老少邊窮地區。煙葉生産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如何讓他們共用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成為擺在煙草行業面前的一道考題。
興修水利造福一方
“煙葉生産關係著我國24個省份的經濟發展和150萬種煙戶、2000萬人的脫貧致富。”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淩成興説,“種植煙葉的534個縣級行政單位中,有268個屬於國家級或省級扶貧縣,有153個是民族自治縣。”
水是農業生産的“命根子”,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煙草行業興修水利,2011年以來累計審查通過水源工程援建項目216件,核定援建資金178.16億元,撥付援建資金79.98億元,開工建設142件,數百萬農民因此受益。
“以前這裡的農田出租每畝每年只有200元。”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撒馬依村農民楊王坤告訴記者,過去種地要用牛車到兩公里外去拉水,天旱的時候只能等雨,嚴重影響了作物生長。
而當煙草行業援建的“幸福渠”開通後,這裡的土地每畝年租金已經漲到1300元。楊王坤説,2014年他種了7畝煙葉,收入有3萬多元,剛剛蓋起了一座三層別墅。
據介紹,“幸福渠”工程惠及曲靖市麒麟區、陸良縣、羅平縣近10萬農戶、49.3萬畝耕地。
“興修水源工程,不僅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客觀需求,更是煙草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淩成興説,即便是不種煙葉,其他作物也能有更好的收成。
平整土地發展現代農業
有了水,農業生産可以解決溫飽,但距離小康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尤其是在山區。
“過去這裡的田地很陡,連牛都站不穩。”涼山州會東縣嘎吉鄉響水村農民徐玉華説,這裡種地要付出比平原多幾倍的辛苦,累死累活只能種3畝苞谷,卻只有不到3000元的毛收入。
而通過煙草行業幫助開展土地整理之後,有了梯田和機耕道,實現了機械化耕作。徐玉華告訴記者,“農活少多了”,他如今輕輕鬆鬆種9畝地,2014年的收入近7萬元。
會東縣副縣長湯忠國説,依託這些“管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能機耕”的基礎設施,當地農民生活、生産條件向前邁進了20年。
淩成興介紹,煙草行業還通過引導扶持發展煙農合作社,充分利用煙草補貼資産空閒期,如利用育苗大棚種植有機蔬菜、花卉,利用烤房培育食用菌、進行其他作物烘烤脫水等,提高煙田復種指數等增加農民收入。
據統計,2014年僅75家煙農合作社行業示範社,就實現多元産業獲利794.91萬元,社均10.59萬元。
淩成興介紹,從2005年開始,煙草行業在全國24個省份開展的煙葉生産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水利設施、機耕道路、密集烤房、育苗大棚等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已經累計投入補貼資金878.27億元。
給足政策重點幫扶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煙草行業的政策也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首先,在全國煙葉生産計劃實行三年調控、産量普減的情況下,優先保證老少邊窮地區煙葉産量的穩定。
同時,不斷提高煙葉收購價格。2004年至2015年煙葉收購均價從9.14元/公斤提高到27.03元/公斤,全國煙農售煙收入從165億元增加到685億元,戶均售煙收入從0.45萬元提高到4.49萬元。不斷加大煙葉生産投入補貼,“十二五”期間煙草行業用於煙葉生産環節補貼金額達484.5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幅翻一番。
三是用好捐贈資金。從1992年開始,先後對湖北省十堰市所轄鄖縣、鄖西、竹溪、竹山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進行對口幫扶,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帶動10余萬農民脫貧致富。
2015年,煙草行業則落實精準扶貧要求,啟動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布朗族、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阿昌族困難群眾對口幫扶工作,計劃未來3年各投入6億元資金扶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淩成興説,下一步煙草行業將繼續大力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煙草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繼續大力支援老少邊窮地區廣大煙農脫貧致富;繼續大力支援對口聯繫縣區增強內生動力。
同時,圍繞“一依託、四帶動”打造行業扶貧工作新亮點,即依託煙草産業扶貧,帶動異地扶貧搬遷建設、帶動新農村建設、帶動小城鎮建設、帶動公益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