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搶福袋像買彩票 別花冤枉錢

  • 發佈時間:2016-01-04 15: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少商家塞入滯銷商品 是否物超所值全憑運氣

  搶“福袋”,中國遊客新一年在日本的大手筆掃貨頓時成為熱點。

  日本新聞網昨日報道稱,日本各大百貨公司和家電量販店新年第一天營業,“福袋”成為人們一年一度的最搶手貨。由於中國大陸和港臺地區遊客的大量涌入,大阪的各大百貨公司特別擴大了免稅的福袋銷售櫃檯。金銀首飾福袋和衣服類、生活用品類福袋成為中國遊客的搶手貨。

  不過,導遊薛女士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福袋文化在日本已經有兩三百年曆史,但其已經成為不少賣家投機取巧的一種方式。他們在包裝漂亮的福袋裏,塞入庫存物品或是滯銷商品,從中牟利。

  在日本從事代購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福袋中的商品,往往與個人的品位不太一致,難免會招致一些消費者的吐槽。

  搶購福袋

  6000人百貨公司前排隊 一開店就往裏衝

  報道稱,東京銀座的松屋百貨公司在2日開店前,門口排隊人數超過了6000人。一開店客人就衝往特設販賣場,一個小時內,衣服類福袋已經被搶購一空。其中價格最高的福袋——6瓶法國高級葡萄酒,價格高達972萬日元(約52萬元人民幣),在15分鐘內就被人買走。相關負責人表示,松屋新年第一天的營業額比往年高出了10%,“很多人一買就是幾個福袋,感到氣勢十足。”

  3日上午,東京銀座的三越百貨店開店營業,排隊搶購福袋的人數超過了7000人,中國遊客的身影也到處可見。報道指出,關西買到一兩個福袋的外國人隨處可見。高島屋大阪店準備了深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商品福袋,免稅櫃位也由6個增設至11個。在大丸梅田店,同樣受到中國遊客歡迎的書包福袋以及珍珠項鍊福袋,均已在中午前售罄。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道,雖説離2015年農曆新年還有一個月時間,東京都內的相關百貨店已經開始舉行2016年福袋發佈會,為了吸引中國遊客,還首次推出附帶中文説明的福袋商品。其中在松屋銀座店,在橄欖球世界盃一舉成名的日本選手五郎丸步前來助陣。

  此外,由於演藝圈相繼出現結婚高峰,該百貨店也準備了以“結婚”和“提升女子力”為關鍵詞的商品。對於外國人歡迎的“日本製造”商品,該百貨店首次標注中文和英文説明。2016年,該百貨店準備約3.6萬個福袋,應對商戰。

  年味生變

  福袋並非物超所值 日本網友頻曬“鬱悶”

  在日本,所謂“福袋”就是幾種商品放在袋子裏,“無論怎麼買都實惠”的超低價大禮包。顧客不知道福袋裏商品的顏色,也不知道款式,甚至商品數量也不清楚,但價格非常低廉。現如今,購買福袋早已成為日本老百姓過年必不可少的“年味”之一。

  雖然“福袋”寓意著祈福、吉利,並一直都以“絕對超值”作為賣點,但某些特殊的“福袋”不僅不能讓買家感到“超值幸福”,反而讓其心情更為糟糕。早先,眾多日本網友紛紛在推特上曬出了讓人鬱悶無比的“鬱袋”。

  記者搜索發現,日本網友們在社交網路上曬出了各自“搶”到的福袋,部分網友慶倖自己用低價格買到了物美價廉好商品的同時,更多的網友則是吐槽質疑,“我搶到這樣的福袋,裏面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

  一位網友在曬出一堆難以辨識的物品後留言,“有人可以教教我,福袋裏這謎之物品怎麼用嗎?”

  另一位網友將搶到的兩件背心放到網上,“這是人穿的衣服嗎?”有的網友則直接將福袋放在垃圾站並拍照,吐槽説,“這到底是‘福袋’還是‘垃圾袋’?還是直接丟掉比較好吧。”類似的吐槽,令人對福袋的性價比産生懷疑。

  導遊講述

  中國遊客專程過“福袋癮” 東西好壞全憑運氣

  曾在攜程網擔任上海至日本旅遊路線導遊的薛女士告訴記者,福袋文化如今不僅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同時也吸引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眾多外國遊客。

  “我之前接待的中國遊客裏,就有人為過一把‘福袋癮’,來之前就了解了各個品牌福袋的發放時間和地點,一大早就去購買。更有不少遊客詢問關於福袋的一些問題。”薛女士説,福袋資訊往往在各個品牌的網站上都能看到,如什麼時候在哪個門店或者商場開賣,賣的福袋種類都有哪些等等。

  薛女士介紹,福袋文化在日本已經有兩三百年曆史,起源自當時在一家服裝商店能拿到金線編的布料,就預示著來年有好的運氣。

  有些年,商家推出的福袋就非常超值,人們提前好幾天就在門口排隊,那場面和蘋果出新産品時有一拼。

  她表示,福袋裏商品是否物超所值,往往是靠運氣,就像購買彩票一樣,是一種碰運氣消費。

  所以,一般情況下,即使發現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只要沒有品質問題,基本上是不可以退貨的。

  投機取巧

  福袋名氣大種類增多

  但被指塞入滯銷商品

  “日本人已經把搶新年福袋變成了一種活動,就好像我們的‘雙十一’一樣。對於商家來説,也是花盡心思,每年舉行福袋銷售的商場或者店舖都不一樣,這是他們吸引顧客目光,並借機宣傳自己門店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陳女士在日本從事代購,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她表示,福袋人氣頗高,往往在開賣的幾分鐘裏就會被一搶而空。陳女士説,隨著近些年福袋的名氣越來越大,福袋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中主要以各種服裝類福袋為主,此外還有數位産品、首飾、家用品、兒童用品福袋等等。至於報道中的葡萄酒等高端福袋,如今所佔比例似乎還是比較低的。

  “一般銷量最高的還是服裝類的福袋,我也曾經購買過。”據她介紹,muji、優衣庫、阿迪達斯等很多品牌都會在新年期間推出多種福袋。而且往往在每年的11月-12月就宣佈新年福袋的數目、價格以及開賣的具體地點和時間。

  不過,薛女士説,福袋成為不少賣家投機取巧的一種方式,他們在包裝漂亮的福袋裏,塞入庫存物品或是滯銷商品之類的物品,從中取得一些利益。

  謹慎掃貨

  “難免會引發吐槽 沒心理準備別花冤枉錢”

  陳女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説,購買福袋的人往往不會在乎裏面的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或者説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一來是因為很多福袋價格都比較低,二來是買福袋的人基本上不會知道裏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像muji的福袋,裏面有男女各種T恤、衛衣、外套、文具、家居品等物品。

  “我幾年前買過muji的福袋,售價大概3000日元(約為160元人民幣),裏面的衣服最差的一件價格也是其兩三倍。”不過,她告訴記者,買到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的商品,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當年自己買的幾個商品裏一個是一套文具,另外兩個都是男士的衛衣。買回來之後,一件尺碼大的不得已在網上賣了,另外一件尺碼合適的就給男朋友穿了。

  陳女士説,至於福袋中衣服的款式,大部分店的福袋中裝的都是店裏現有的商品,各種款式、圖案的産品都會有,而且在網上也能夠看到。但是不排除一些商家因為利益的驅使,將一些銷量不好的産品或者積壓商品放到福袋裏。她告訴記者,現在中國國內以及淘寶上也有賣家自己弄一些福袋,不過賣家往往在賣服裝類福袋之前,會詢問顧客所需要的尺碼。

  陳女士表示,商家推出福袋這種促銷方法,也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品牌。有些商品,往往與個人的品位不太一致,難免會導致一些消費者的吐槽。“我覺得購買這些福袋的同時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就像是買彩票一樣。如果消費者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還是不要花冤枉錢去購買福袋。”(記者 李志豪 實習生 王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