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設國內規模最大10億元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

  • 發佈時間:2015-12-31 14: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董碧娟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1日訊(記者董碧娟)12月31日,我國首支由中央、地方財政共同出資引導發起設立的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北京市重點産業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今天成立。該基金計劃規模10億元人民幣,是迄今為止國內資金規模最大的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首期將重點關注移動互聯網和生物醫藥産業。為何要成立這支基金,它跟傳統投資基金有何不同,又將如何運營?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負責人。

  北京市智慧財産權局局長汪洪介紹,北京市重點産業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採取有限合夥的形式,存續期為10年。首期4億元人民幣已認購完畢,其中,中央、北京市、部分中關村分園區管委會三級財政體系投入政府引導資金9500萬元,引導重點産業企業、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和投資機構等投入社會資本30500萬元。

  2015年1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新形勢下加快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構建智慧財産權運營服務體系,運用股權投資基金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智慧財産權密集型産業。

  汪洪給出了一組數據對比:截止2014年年底,北京市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已經達到萬件,但平均維持年限僅為6.2年,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僅佔12.5%;2014年,北京科研機構發生過許可和轉讓的專利數量僅為1260件。“這説明大部分發明專利在獲得專利權後就被放棄。”汪洪説,一項技術從研發到大規模生産,伴隨著智慧財産權申請、維持、轉化運用全過程,在此期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一些企業由於沒有土地等固定資産,很難籌集到資金。因此,迫切需要採取切實措施,“把近年來積累的創新成果進行挖掘、開發和利用,利用資本市場激活智慧財産權作為戰略資源的的作用。”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這支基金的管理機構由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首都智慧財産權服務業協會聯合其他機構共同組建。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波説:“這支基金投資策略主要包括專利投資、企業投資和子基金投資三類,通過專利的轉讓和授權、企業股權轉讓、子基金清算等多種渠道退出。”

  王曉波介紹,北京市重點産業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首期重點關注移動網際網路和生物醫藥産業,主要投資這兩個産業中擁有核心專利和高價值專利組合、市場前景良好、高成長性的初創期或成長期企業,或者具有相應産業領域特色的智慧財産權運營機構;以階段參股的方式向開展相應産業領域業務的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進行股權投資,支援發起設立新的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並在約定的期限內退出;構建由産業智慧財産權聯盟或智慧財産權運營機構運作管理的結構優良、佈局合理專利組合(專利池)項目。

  “這支基金將發揮不同於傳統産業發展投資基金的作用,更加關注産業發展中的智慧財産權要素。”汪洪説,該基金將重點聚焦四大方面,一是服務國家重大專項智慧財産權管理,將與國家重大專項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完成重大戰略産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的智慧財産權佈局和運營;二是培育運營高價值專利,將充分發揮相關産業各類聯盟作用,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智慧財産權發展的戰略目標進行合作;三是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除了參與投資基金外,還會通過資源合作、專業服務提供等方式深度參與項目篩選、價值評估、項目退出等基金運作,形成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與金融投資多角度、多層次的互動合作;四是基金投資方中有6個中關村分園區,將有力推動基金服務首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助力“産學研”相結合,提升我國重點産業領域的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