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指路” 司機巧妙避開堵點
- 發佈時間:2015-12-31 08:29:24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廈門資訊集團和清華海峽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大數據研究及應用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本報訊 (文/圖記者 林露虹)昨日,由廈門市經濟和資訊化局指導、廈門資訊集團和清華海峽研究院共同主辦,以“數據驅動城市發展”為主題的大數據産業發展論壇在軟體園二期佰翔酒店舉行,邀請了30多位來自美國、台灣等海內外大數據專家齊聚,為廈門大數據産業發展“把脈”。
期間,主辦雙方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大數據研究方面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雙方在大數據領域的交流互動,開拓大數據産業領域的創新合作。
交通資訊平臺方便市民
作為國家資訊消費示範城市,廈門在大數據應用和産業發展方面已具備一定基礎——不僅在政務、醫療、交通、教育等方面積累了一批大數據資源,同時也聚集了一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大數據企業,如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中國電信動漫運營中心、美亞柏科、資訊集團等,形成了大數據産業和應用的先發優勢。
廈門市民也已從一批“接地氣”的大數據應用中享受到了大數據帶來的便利。以交通出行為例,今年,我市建成交通資訊共用服務平臺,所有與交通有關的數據都存儲在這一平臺上,通過對數據的深度分析,形成了一系列高效便捷的交通決策。資訊集團衛星定位公司總經理常興斌舉例説,“通過交通大數據,我們可以分析交通事故的時空分佈規律,得出事故高發區及事故特徵,為交警部門預防事故發生提供優化改善方案,在事故高發地段發佈資訊提醒車主注意行駛安全,避免事故。”再比如,“利用交通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快速對城市車輛起終點(OD)、車輛活躍度、最佳道路通行率等方面進行深度分析,掌握車輛流向規則、路段擁堵情況,這些分析結果可以為交通管控提供科學依據,實施合理改善方案,同時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等途徑即時查詢路況,甚至還能預測5-15分鐘後的擁堵情況。”
大數據將逐步擴展到其他領域
除了為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出優化方案,交通大數據的挖掘和使用還有利於催生資訊消費新模式,促進資訊消費。“像市民熟悉的公交查詢軟體——‘掌上公交’、i車位App,就是建立在交通大數據基礎上的典型應用。”常興斌還舉例説,通過市民使用e通卡的數據,可了解不同人的消費喜好,從而實行精準消費推送。
據悉,資訊集團除了智慧交通領域大數據開發和應用外,未來還將借助在園區建設、招商、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大數據,通過設立園中園、産業基地等模式,形成“産城融合、因地制宜、各有分工”的大數據産業載體佈局,吸引國內外大型數據中心、大數據研發機構、大數據産品和技術服務提供商落戶廈門。
【數據】
2020年
大數據産值
將達850億
今年8月,我市出臺《廈門市大數據應用和産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市大數據産業實現産值規模85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新增銷售收入過1600億元。
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將廈門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産業與應用示範基地,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大數據示範應用項目,政府大數據融合開放達到發達國家水準,大數據應用全國領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産業效益顯著,形成大數據産業佈局、項目聚集、資金配套、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格局,建設成為區域大數據産業發展高地。
【論壇觀點】
借助大數據 推動創新創業
促進兩岸合作,共同在“大數據”中尋找“紅利”是與會專家的一大共識。新竹“清華大學”教授蕭得瑛表示,此次資訊集團與清華海峽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兩岸産學研合作推進大數據發展的典例。他表示,大數據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高校院所三方的協同創新,此次簽約意味著協作共贏的探索已展開。
如何“掘金”大數據同樣是與會專家關注的問題,在這點上,專家們普遍認為打破“資訊孤島”是大數據産業發展的基礎。清華大學教授韓亦舜指出,在政府大數據開放方面,我國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最大的障礙還是機制上的問題,我們的機制一定要包容,同時要謹防‘責任孤立’。”
韓亦舜建議,政府大數據的開放可分階段循序推進,“要先理清一系列的問題,包括:什麼樣的數據能開放、什麼樣的數據先開放”。在韓亦舜看來,交通、氣象、醫療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應率先開放,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對於創新創業也是利好,“有了這些大數據,創業者就可以研發出更多實用的産品。”
從優勢産業入手發展廈門大數據
當然,政府層面的大數據應用僅是整個大數據産業的一部分,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授林漳希就指出,“大數據在商業應用領域的前景更廣”。在他看來,廈門的大數據産業應從廈門固有的優勢切入,比如旅遊會展業,作為廈門的優勢産業,旅遊會展業的大數據勢必蘊藏著商機,“可以先從智慧旅遊做起,邊做邊探索。”
會議還傳遞了這樣一個聲音:發展大數據産業,必須培養“大數據思維”。專家們多認為,儘管很多聲音都在談大數據的重要性,但多數企業的大數據思維都還未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