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吸引外資將步入新階段

  • 發佈時間:2015-12-29 22:31:0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吸收外資也將進入調整時期,未來兩三年我國吸引外資將保持中低速增長態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國將進入資本加速輸出階段,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比例也會達到一個更平衡的狀態。

  “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中國國家領導人此前在多個國際重要場合對中國利用外資政策的闡述,不僅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同時也釋放出歡迎外商投資的強烈信號。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世界經濟整體疲弱、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今年前11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仍增長7.9%,體現出我國吸引外資魅力不減。

  業內專家表示,綜合來看,我國在國際上的引資優勢依然明顯,預計明年吸收外資將呈穩中有升態勢。隨著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將更加注重品質,外商投資行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比例也將更加平衡。

  引資優勢仍在

  今年以來,一些跨國企業對中國業務進行調整,在某些傳統製造業領域出現減資、撤資現象,引發了業內對中國引資魅力減弱的擔憂。與此同時,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國是否不再需要外資的質疑聲也開始出現。“在吸引外資方面,我國在勞動力、基礎設施方面的傳統優勢仍然存在,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有一些新優勢,比如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等。綜合來看,我國在國際上的引資優勢依然明顯。”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副主任郝紅梅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此前也介紹説,總體來看,外資是有進有出,進大於出,所謂的“外資撤離潮”並不存在。商務部數據顯示,主要國家及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今年前11個月,來自東盟、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我國香港、澳門地區投資分別增長13.1%、6.9%、16.2%、11.1%和55%。此外,外商投資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在全國總量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達到61%。

  對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對華投資下降的原因,郝紅梅分析指出,一是發達國家自身經濟增長放緩,使得其國內企業跨國投資的能力和意願受到影響。二是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的優勢在服務業領域,而我國服務業開放才剛剛開始,逐步完善還需要一個過程。她補充指出,如果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能達成,將對雙邊投資起到促進作用。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郝紅梅預計,我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吸收外資也將進入調整時期,未來兩三年我國吸引外資將保持中低速增長態勢。她還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國將進入資本加速輸出階段,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比例也會達到一個更平衡的狀態。

  對於當前外商對向中國投資充滿信心的原因,業內專家表示,除了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外,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鼓勵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政策利好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據了解,在今年年初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中,我國取消了此前外資法規定的外資投資逐案審批的管理體制,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大幅減少限制性措施;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大自由貿易試驗區基本建立了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今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提出,要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郝紅梅認為,不斷完善投資環境將是我國吸引外資的長期任務。她建議,東部地區投資環境建設的重點是提升綜合競爭優勢,以承接國際産業轉移中製造業的高端環節和先進的現代服務業項目。中西部地區則還要在基礎設施、産業配套如教育以及醫療等服務方面下功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