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拿“市場經濟地位”説事兒
- 發佈時間:2015-12-29 15:17: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年後,“市場經濟地位”最近成為熱點。英國《金融時報》29日報道,美國警告歐盟不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為什麼這時候爭論“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歐盟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決定?美國為何一再作梗?
“非市場經濟地位”一直是困擾中國對外貿易的問題之一,涉及的最核心問題就是“替代國”歧視做法。由於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在出口對象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不以中國的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是援引“替代國”的數據,從而導致不合理的高額反傾銷稅。
“我們希望相關國家和地區儘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放棄使用對華反傾銷中的‘替代國’做法,”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前不久表示。
事實上,中國入世以來一直致力於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並努力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已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但美國、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和發達經濟體卻一直未承認。
沈丹陽説:“無論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的相關條款,反傾銷‘替代國’的做法自2016年12月11日起都將失去多邊法律依據,必須如期終止。”
但是,目前來看,市場經濟地位的獲得,並非到了期限就能簡單“自動獲得”。條文本身的模糊帶來一些不確定性,歐美在相關問題上的立法程式也使問題更加複雜。
歐盟若要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必須得到歐洲議會和歐洲各國政府的支援。
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歐洲各國立場分化。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都支援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傾向於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歐洲的鋼鐵、陶瓷和紡織品等傳統産業也都強烈反對。
《金融時報》説,歐盟委員會拒絕就其決定置評,官員們表示該機構仍在考慮。“然而,參與這個過程的外交官和商界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形成的勢頭意味著,該委員會在2016年第一季度很有可能做出同意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決定。”
“在美國工業界的歡呼下,奧巴馬政府正在倡導不作為的政策,”報道評論説,那將迫使中國在世貿組織發起挑戰,從而使中國承擔舉證責任,證明中國經濟模式滿足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所有標準。
除了“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改革等問題上也都在跟中國“較勁”。
由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投行25日正式成立,這是國際經濟體系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但美國對亞投行的態度一直很消極。
為了更好體現IMF成員在全球經濟中相對權重的變化,IMF董事會2010年12月通過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約6%的份額將向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將成為IMF第三大成員國。但這一改革方案被美國拖延多年,直至今年12月18日美國國會才通過。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近期接受採訪時承認,亞投行的籌建以及歐洲盟友不顧美國反對加入亞投行,正是美國國會改變態度、最終批准IMF份額和治理改革的原因之一。(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