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抗擊埃博拉之路:西非3國與國際社會攜手邁向勝利

  • 發佈時間:2015-12-28 13:0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淼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抗擊埃博拉”是2015年國際社會面臨的關鍵詞之一。相較2014年埃博拉肆虐帶來的傷痛與恐懼,回首2015年,西非三國與國際社會攜手進行的抗擊埃博拉之戰正逐步邁向勝利。

  在肆虐西非國家兩年之久,造成超過2.8萬個確診、疑似或可能感染病例,吞噬1.13萬條生命後,這場從規模、影響人數與地理範圍衡量均“史無前例”的埃博拉疫情于2015年歲末幾近終結。

  疫情幾近終結

  在西非三國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下,埃博拉病毒流行圖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佈的疫情報告,11月24日以來,西非三國未報告任何新增病例,這是埃博拉疫情自2013年12月起悄然暴發、擴散及失控後,西非主疫情國首度集體擺脫埃博拉陰霾。

  終結疫情,首先在賴比瑞亞看到曙光。世衛組織曾于5月9日和9月3日兩次宣佈賴比瑞亞埃博拉疫情結束,不過11月該國再現3名埃博拉確診患者。各方專家認為,賴比瑞亞再現疫情並非是該國病毒傳播鏈並未阻斷,而極有可能源於此前康復患者體內殘存的病毒。

  世衛組織表示,儘管由康復患者再次引發疫情的可能性不大,但再次提醒疫情國做好對康復者的全面健康防護方案。

  在確診患者人數最多的獅子山,世衛組織于11月7日宣佈該國疫情結束。自去年5月病毒蔓延至獅子山以來,該國累計發現8704人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3589人。目前,獅子山正處於為期90天的強化監測階段,疫情結束後該國未報告發現其他異常狀況。

  幾內亞是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疫源地,該國曾反覆出現暴發、緩和、再度加劇等現象,疫情迴圈往復。不過自7月末起,該國每週新增病例數量處於5人以下低水準,病例僅零星出現。自11月初該國福雷卡裏亞行政區一名新生兒確診感染病毒後,幾內亞已有近兩個月未報告新增病例。

  根據世衛組織規定,超過42天無新增病例即可宣告疫情結束。若進展順利,幾內亞有望於今年年底宣佈埃博拉疫情結束,賴比瑞亞也準備在明年1月中旬宣告疫情結束。屆時,西非埃博拉疫情將正式畫上句號。

  三步抗擊疫情

  如何能從一年多前患病人數每三周翻一番、醫用設施完全超負荷運轉的危難境地,轉為接近戰勝疫情的終點?不妨從西非政府、聯合國機構與國際社會聯手應對疫情的三階段説起。

  2014年8月,世衛組織將當時持續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升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合國隨即成立埃博拉應急特派團。

  針對當時感染病例呈指數式增長,病毒隨時“走出非洲”等局面,埃博拉應急特派團與世衛組織提出,在疫情應對的“第一階段”,要重點提升西非三國隔離、治療感染者以及安全喪葬的能力,以扭轉疫情增長曲線。統計數據也顯示,絕大多數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出現在2014年8月至12月期間。

  在政府強有力的領導與社區參與下,來自聯合國系統與中國、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現金、個人防護裝備、移動實驗室等援助與醫護人員源源不斷深入抗疫前線,“70-70-60”(即西非疫情重災區在60天內確保70%以上的埃博拉病例得到治療與隔離,確保70%以上的喪葬行為符合安全規範)目標于去年12月1日前實現,2015年年初基本實現了100%安全喪葬、隔離與治療埃博拉患者。

  正是源於首階段目標的實現,疫情曲線開始扭轉。西非三國每週新增病例人數,從2014年9月的峰值970例回落至今年年初的每週150例,並且呈不斷下降趨勢。

  今年1月至7月是疫情應對的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目標是強化病例發現、接觸追蹤和社區參與的能力,盡一切可能阻斷病毒傳播。這一階段各主要疫情國每週新增病例數下降至約20例水準,並成功於7月末將每週新增病例數量控制在5例之下。

  從今年10月持續至明年3月末,疫情應對進入第三階段,該階段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發現、管理與應對殘存病毒風險,繼續強化監控以隨時應對殘存病毒傳播鏈或康復患者體內殘余病毒引發疫情復燃。

  鋻於抗擊疫情進入收尾階段,聯合國埃博拉應急特派團今年7月末正式結束使命,此後階段的抗埃工作由世衛組織負責牽頭協調。

  中國貢獻重大

  在2015年的這場抗擊埃博拉之戰中,中國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受到疫區國家、國際機構的高度讚揚。

  12月18日,在疫情剛剛過去的獅子山,總統歐內斯特·科羅馬在弗裏敦的總統府舉行表彰儀式,向在獅子山抗擊埃博拉疫情中作出“無價貢獻”的個人及機構頒發特別獎章。中國援塞抗擊埃博拉疫情全體醫務人員被授予集體金獎。

  事實上,2014年西非部分國家暴發埃博拉疫情以來,中國政府立即作出決定,全力援助非洲疫區國家抗擊疫情。迄今,中國已對包括獅子山、賴比瑞亞、幾內亞三國在內的有關非洲國家實施了總金額7.5億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並及時落實到位,是累計提供援助醫療物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此外,中國還派出超過1000名醫護工作者,並在非洲9個國家培訓了1.3萬名當地醫護人員。

  除了第一時間向疫區支援物資和醫護工作者外,中國還率先投入試驗性藥物和疫苗;在疫情之後,中國還參與非洲疾控中心等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支援中非醫院開展示範合作、加強專業科室建設。

  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説,在賴比瑞亞人民遭遇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困難時刻,中國率先伸出援手,喚起和引領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援助,為利方最終戰勝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聯合國埃博拉應急特派團新聞發言人法圖瑪塔·勒熱納-卡巴説,中國為西非國家抗擊埃博拉作出的貢獻“了不起”。曾4次到訪西非疫情重災區考察的世衛組織發言人塔裏克·亞沙雷維奇評價,“無論是對中國政府的援助速度,還是對中國在財力、醫療與後勤方面作出的強力承諾,世界衛生組織都表示感謝”。(記者 張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