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研究稱中國未來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為小概率事件

  • 發佈時間:2015-12-28 11: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闞楓)“我們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固然有很大的債務,外面經常渲染中國的債務,但是我們同時有更大的資産,而我們的資産是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經濟學部主任李揚28日在北京表示,當前,中國不存在債務危機問題。

  12月28日,中國社科院在北京舉行創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系列發佈會,由李揚主持編撰的《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2015:杠桿調整與風險管理》作為重大成果之一亮相發佈會。

  根據這份科研成果最新數據,2007~2013年,中國國家總資産從284.7萬億元增加到691.3萬億元。同期,國家總負債從118.9萬億元增加到339.1萬億元。中國的凈資産從165.8萬億元增加到352.2萬億元,增長186.4萬億元;凈金融資産從7.4萬億元提高到16萬億元。

  從國家層面的資産負債率的變化趨勢看,2007~2013年,國家負債率由41.8%提高到49%,上升7.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研究稱,國家負債率上升與全球危機和國內經濟下滑密切相關。

  這份研究成果顯示,按寬口徑匡算,2014年中國主權資産總計227.3萬億元,主權負債124.1萬億元,資産凈值為103.2萬億元。窄口徑的主權資産凈值為28.4萬億元。

  研究稱,無論何種口徑,中國的主權資産凈額均為正值,表明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主權資産來覆蓋其主權負債。因此,在較長的時期內,中國發生主權債務危機應為小概率事件。

  但是,研究也強調,當前,包括養老金缺口以及銀行顯性和隱性不良資産在內的或有負債風險值得關注。一旦經濟增長速度長期持續下滑並致使“或有”負債不斷“實有”化,中國的主權凈資産的增長動態有可能逆轉,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發佈會現場,李揚分析稱,用全面眼光來看中國的債務,得到的結論就很清楚,中國現在沒有債務危機,“原因是我們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固然我們有很大的債務,外面經常渲染中國的債務,但是我們同時有更大的資産,而我們的資産是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結論。”

  李揚舉例,從上一輪亞洲金融危機,到中國加入WTO,中國集中處置過不良資産,大概五年左右,凈支出的資金為5萬億,就是五年裏面處置長期積累的亞洲金融危機造成的不良資産,用了5萬億。

  “我們現在有28.5萬億放在手裏,就是説,如果這一輪經濟下滑,肯定會有大量不良資産出現。我們覺得明年、後年、大後年,這三年可能是比較難過的時期,會集中暴露、水落石出,我們有28.5萬億,隨時可動用的流動性資産足以克服可能出現的債務問題。”李揚説。

  在談及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時,李揚介紹,“地方政府債務30萬億,地方政府資産100多萬億,從資産負債表角度來講,中國地方政府是沒有債務危機的。”

  李揚同時強調,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都是短期的,都在三年以內,但是它的資産都是長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如何使得長期的資産覆蓋短期的債務,就是一個需要用很多金融創新、財政創新才能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