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長眼中的“中國製造2025”
- 發佈時間:2015-12-28 08:30: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挑戰與機遇並存,整合與創新同行”
——中國工程院院長眼中的“中國製造2025”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漫子)“我國已成為一個製造大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體系,不僅具有強大的産業和技術基礎,同時也形成了獨特的人力資源優勢。”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日前舉行的“長城工程科技會議”第一次會議上,對中國製造的現狀及2025發展規劃進行了全面而具體的分析與研判。
“雖然規模很大、成績可喜,然而距離真正的製造強國還有很大差距。”周濟認為,受限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産品品質問題突出、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製造業正面臨“大而不強”的局面,傳統産業亟待升級換代,産業結構調整已刻不容緩。
周濟指出,現階段我國大量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産業發展需要的高端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材料等大多依賴進口。如我國所需的晶片80%以上依賴進口,2013年用匯達2313億美元,超過了石油。
“在核心技術存在短板的同時,産品品質和資源浪費問題更加突出。”周濟説,國家督查抽檢産品品質不合格率高達10%,製造業每年直接品質損失超過2000億元,同時,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約為世界平均水準的2倍,這為能源産業和環境保護增加更大負擔。
周濟認為,在中國製造自主轉型的過程中,面臨的外部挑戰不容忽視。“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推行‘再工業化’戰略,謀求在技術、産業方面繼續領先優勢,搶佔製造業高端,進一步拉大與我國差距,另一方面部分發展中國家則以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轉移,搶佔製造業的中低端。”
面對來自內外多重壓力與挑戰,周濟認為,中國製造應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歷史性交匯的重大機遇,加快我國工業化和建設“製造強國”的整合。
周濟指出,依照“創新驅動、品質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中國製造2025”基本方針,充分發揮資訊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路化普及應用和整合式智慧化創新的驅動作用,通過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並聯式”疊加發展,促進工業2.0、3.0、4.0的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