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尹同躍想用500萬輛換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2-28 01: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幾年前,有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很火。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潰兵遊勇,一路被鬼子追著揍到了雲南小鎮。個個茍且偷生,幾乎爛在泥裏。一個小軍需官出身的假團長聚攏了他們。帶著這群最貪生怕死、最吊兒郎當的人渣“屌絲”,打出了那個萎靡殘破年代最盪氣迴腸的戰鬥。

  改編自小説的電視劇,其實並沒有完全展現出原著的真正精華,那就是從第一章貫穿至最後一個字的哲學思索:人,要怎麼活著。

  是躺著,跪著,坐著,還是站著?

  如果沒有那個神奇的“團長”出現,這群雜兵的命運,本該是躲在破爛但好歹有個遮擋的收容站裏,吃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狗飯豬食,得過且過,最後在敵人與自己人鄙夷的眼光裏被殺死,被消滅。他們麻木,他們懦弱。他們站不直身子,他們死得其所。

  這是人的本性。説得難聽點,一種國民本性。原著裏那段1940年代的精妙總結,今天似乎依然適用: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這毛病。

  這種人,今天分佈在社會的每個角落,汽車也沒有例外:他們有的把頭縮到鐵打的龜殼裏,四肢甚至每個趾頭卻一刻沒停下過索取;有的毫無廉恥地偷竊別人的心血創造,把資源全拿來喬裝打扮,一切只圖一個“大賣”;有的欺上瞞下,虛張聲勢説要學會自己走路,到頭來不過又回到全靠“便宜”開路的原點。

  他們為了什麼?

  安逸。安逸就像大煙,有癮。當年為了那麼一點安逸,國土也不要了。如今為了一點安逸,尊嚴也不要了。國家危亡,匹夫救不了。中國汽車丟臉,關我個屁事。

  所幸人最終還是分得出高下的。差別就在逆不逆得過本性。“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大段説得沒錯,只是少了一個重要前提:人家自己想不想擔大任。只有他自己想了,願意舍了眼下的安逸不要了,打算從此站著活了,才算。

  尹同躍顯然是想的那類。

  有人罵他愛折騰,放著嘴邊大把好掙的錢不掙,總要在日子最安逸快活的時候,弄出點連自己人都得罪的冷場事。不趁著人傻錢多的行情多産多賣,把錢都砸到不知道啥時候才回本的研發上。這是共和國長子、次子們該幹的事,你一個當初連造車資質都沒有的地方小廠頂這個風頭幹嘛?見誰都説奇瑞要扛自主品牌大旗,誰給你資格扛的,誰又要你去扛的?

  尹同躍和他的奇瑞,就像龍文章和他的炮灰團。明明是自生自滅的地方軍,非要鬥志昂揚的跟中央軍搶打頭陣的權利。結果贏了名聲丟了銷量,個人也沒落著什麼好。一個大汽車集團的老總,五十多歲了,不修邊幅,花白了頭髮。跟那些一臉城府老道的同行坐在一起開會,張嘴就是地道的巢湖口音,活脫脫一個“X絲”形象。到底圖個什麼?

  圖什麼,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只是與他打過交道的人都會有一個感覺,他是想做成一件事——讓造汽車的、開汽車的中國人都有點尊嚴。

  造汽車的尊嚴,他太有感受了。當年在一汽,他定然領教過德國人降臨蠻荒之地一般的優越感;在與各色老外的合作談判桌上,總有不得不硬咽下去的氣;買了國産路虎先摳掉奇瑞倆字之類的調侃笑話,周圍人不敢提,他也明白很多人一直會説。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自己還不夠好,即便中國車已經取得了那麼大的進步。畢竟人家幹了一百年,想十幾年就全部趕上是不可能的事。外國人可能會教我們這裡要擰一根螺絲,但絕不會告訴你擰幾圈最合適,那是人家用一百年摸索出來的最值錢的東西。

  你也想有?一條路子——説俗一點,踏實、耐心的去擰幾次試試,多擰一次是一次;説雅一點,叫技術研發。別羨慕那些假裝在擰甚至不擰就拿出去大賣的,老百姓遲早會拖著車子砸他牌子。

  至於開車人的尊嚴,憑什麼沒錢的人就不能開一輛高大上的國産車?憑什麼開國産車就等於給自己頭上貼個屌絲標簽?憑什麼自主品牌就只能盯著縣鄉村鎮、上不了北上廣深的臺面?

  憑什麼?問題又回到了造汽車的人身上,回到了要不要安逸,想不想站著。很顯然,尹同躍不要安逸,想站著。不想整天就圍著價錢、銷量轉,想聊聊品牌與技術。不想滿腦子只是造車賣車,想談談情懷和未來。另外世界那麼大,他還想出去看看。

  於是一個出身草根卻不再想只是根草的人,給他的企業策劃了一個未來,或者叫“轉型”:舍得一身剮,三代出貴族。

  這條路肯定是不好走的。不僅是對手太強,也在於有很多不想站的“安逸”人,坐在地上拖你的腿。所以500萬輛確實不容易,這是成績,也是塊里程碑,上面刻著:出師未捷身還在。所以,繼續站直了向前走吧!前500萬輛是一根手杖,證明你扛住了第一輪風雪,活了下來,除此沒啥值得沾沾自喜。不過當下一個500萬輛走完,人們一定會給你獻上鮮花。

  祝奇瑞好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