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部門負責人回應:整改到位了嗎?追責了嗎?

  • 發佈時間:2015-12-27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 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整改到位了嗎?追責了嗎?

  ——七部門負責人就審計整改問題接受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側記

  把財政資金管好、用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對財政收支進行審計,不是最終目的,徹底整改才是審計的意義所在。為督促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能夠落到實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不僅首次聽取了審計長對“國務院關於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作出的口頭報告,並於26日召集審計署、發改委、財政部、民政部、衛生計生委、體育總局、中科院等7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專題詢問。

  尖銳的提問和執著的質詢,讓部長們高度緊張。委員們提出的要求和期盼,部門負責人頻頻點頭,堅決表態,“一定努力改進!”

  沒有預算就不可以支出

  “政府預算的精髓是制約政府支出,沒有預算就不可以支出,但是現在我們的政府預算做得還比較粗,代編預算的比例還比較大。於是就出現了‘跑部錢進’的問題,也給尋租留下了空間。”委員吳曉靈向發改委拋出了首個問題:如何進一步提高年初編列細化到項目的比例,在中央計劃投資中如何進一步規範投資計劃的調整行為?

  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回答道,發改委正通過“優化調整投資的安排、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的制度完善、加強監督檢查和稽查”3個方面來改進工作,並重點介紹了“重大項目庫”這一重點措施,“通過這項工作,我們可以實現項目投資的早知道、早準備、早安排,提高每年預算內投資落實到項目的比例。”

  吳曉靈表示,“雖然有進步,但發改委的預算編制與委員們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希望最後提交人大審查的項目預算應該達到90%。”

  地方債務風險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也是本次審計整改報告的一個重要部分。“有些省份債務很重,債務率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個別的省份甚至超過了200%,債務風險極大。尤其是今年,一些省份財政收入下滑,有的地方連工資也發不出來,請問財政部,有什麼措施來解決這些地方控制風險和繼續發展的矛盾?……”針對地方債,委員王明雯一連提出7個問題。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任務是艱巨的,財政部採取了規模控制、落實償貸責任、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鼓勵地方將有收入來源的項目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進行改造等方法來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

  對有關人員嚴肅問責了嗎

  審計發現,一些地區彩票資金管理不嚴格,抽查發現虛報、套取、擠佔、挪用等問題金額達到169.32億元,佔抽查資金的26%。“對這些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審議中都表示很憤怒”,委員尹中卿問道:我國彩票管理中為什麼會存在這些突出問題?你們是怎麼進行整改的?違紀違規違法資金全部都收回來了嗎?對有關責任人員都嚴肅問責、追責了嗎?今後準備如何以此為戒,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回答道,一些地方的確存在制度建設滯後、法治觀念淡薄、行政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目前民政部正在指導和督促地方各級民政部門及福彩銷售機構認真整改,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截至今年10月底,已通過歸還原資金渠道、上繳國庫和財政專戶、停發和降低標準發放津補貼、補辦手續、調整賬目等方式,整改35.13億元,佔違規資金的92.9%。依法處理相關責任人64人。”李立國説。

  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也代表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地方體育彩票銷售機構以及彩票公益金使用單位作出了深刻的檢討,並表示除了要將審計查出的問題整改到位,下一步還要完善制度建設,堅持依法治彩。

  審計範圍決不能留死角

  針對審計全覆蓋的問題,委員馮淑萍提問:“國務院及其審計部門準備採取什麼措施,落實中央關於審計監督全覆蓋和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制度化、長效化的要求?”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介紹道:中央部門單位以及預算單位是100多個,根據現在的人力、物力的情況,能夠保證對三分之一進行審計。

  劉家義的回答並沒有使馮淑萍感到完全滿意,她追問道:“一部分審計了,一部分沒有審計,匯總起來的東西,我們有理由懷疑其真實性和完整性,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對於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是每年都要審計的,比如中央財政預算管理、部門預算執行。隨著審計技術的創新、資訊化的發展,審計範圍會逐漸擴大,最終實現全覆蓋。”劉家義説。

  問題尖銳,回答坦誠,接近2個小時的大會問詢結束了。現場提問的問題之外,有更多的委員通過書面的方式對審計整改情況提出了審議意見。根據制度安排,這些意見會馬上送達國務院辦公廳,相關部門須對照意見逐條研究落實,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向人大常委會作出反饋。

  伴隨著首次“關於審計整改情況”專題詢問的進行,全國人大對審計監督權的行使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強力監督之下,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必將更加規範、有效。經濟日報記者 李 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