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警惕10個新型網路金融詐騙

  • 發佈時間:2015-12-25 10:32:08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經網

  “網路兼職,日賺百元”、“您的訂單遭遇卡單,請點擊此連結處理”……這可能是騙子伎倆。年關將至,瀋陽市反資訊詐騙中心日前公佈10種常見網路詐騙類型,提示市民在網路生活中加強防範意識,避免落入陷阱。你可要看仔細了,切勿上當!

  “超級網銀”遇欺詐

  24秒轉走10萬元

  “超級網銀”通過建立統一的操作界面,讓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多賬戶的查詢和轉賬,所關聯銀行卡的持有者也可以是多人,家人、朋友之間都能通過便捷的簽約成為互聯賬戶。將另一張卡中的錢轉入自己卡中。整個過程甚至不需要另一位持卡人參與,用時不超過5分鐘。

  如今有127家大小銀行默認支援跨行轉賬、跨行賬戶查詢等功能。“超級網銀”確實為大眾的銀行賬戶管理提供了方便。受害人陳女士在網上購買一條裙子,按照店主要求,用“代付”方式進行支付後,查詢不到交易記錄,陳女士趕緊追問店家。店家讓陳女士與異常訂單處理中心QQ號聯繫。該QQ客服表示,要解凍訂單需要她進行“簽約授權”的操作,並與銀行聯繫。按照客服QQ要求逐步操作,她發現一個陌生人在24秒內分兩次將10萬元轉出。不到5分鐘,陳女士的賬戶總支出為109000元,已經被騙子洗劫一空。

  警方揭秘:原來,駭客利用“超級網銀”跨行賬戶管理功能,誘騙銀行用戶進行“授權支付”操作。一旦受害人完成授權操作,其銀行賬戶將會在瞬間被洗劫一空。目前,“超級網銀”安全漏洞已經被國家漏洞庫收錄,有多家銀行關閉了超級網銀的非同名賬戶之間的授權功能端口。

  微信搶紅包遇陷阱幾天輸掉十幾萬元

  年輕的女老闆小妍(化名)加入行業內一個微信群,沒料到誤入以搶紅包形式進行賭博的群。受群主唆使,小妍參與了“搶紅包遊戲”,幾天時間就輸掉十幾萬元。

  警方揭秘:微信發紅包被一些人利用作為新的賭博工具,參賭的群友贏錢幾率非常低,而群主和“代包手”則坐收漁利。

  網上代刷兼職騙局大學生被騙上千元

  大學生李某在QQ群中看到一條招聘淘寶兼職的廣告,稱幫網路商家店舖“刷信譽”可以賺佣金,足不出戶便能日賺百元。李某立即加了對方名為“淘寶代刷”的QQ,對方在了解李某的意圖後,介紹了所謂淘寶刷單的流程,並承諾在刷單後,將李某刷單的費用和薪酬一同返還到李某的卡中。

  隨後,客服給李某提供了一個網址連結,李某點擊連結後登錄後,網頁上顯示要求李某註冊自己的個人資訊,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註冊完畢後以購買該網站內的電信充值卡幫對方刷信譽。第一次購買時,對方如約將佣金支付給了李某,但之後李某再次幫對方刷信譽時,對方就再無音訊了。李某先後購買10余次,受騙金額共計上千元。

  警方揭秘:騙子通常先在聊天群、論壇發佈虛假招聘資訊,誘騙求職者購買充值卡、遊戲點卡等虛擬商品,謊稱會返還本金和佣金,最後卻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並借機誘騙受害者購買商品或洗劫網銀。此類騙局中,受“就業難”困擾的90後大學生是主要的受害群體。

  掃二維碼中木馬5000元不翼而飛

  鄒先生是一名電商賣家,專門經營門窗製作和安裝。不久前,一位陌生買家主動與鄒先生聯繫,卻不提想買什麼商品,而是在聊天消息裏發來一個二維碼,説“用手機掃一下就可以看到想買的門窗詳細資料”。

  為了作成生意,鄒先生立刻拿出手機掃描了二維碼,卻沒看到什麼門窗資訊,於是發消息詢問,對方則繼續下鉤:“你下載安裝後直接點開就可以看到了。”鄒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點擊按鈕,實際上是把一個名為“隱身大盜”的木馬裝進了手機。

  在安裝了二維碼中的軟體後,對方以“方便聯繫”為由,索要了他的手機號碼,然後藉口去吃飯而離開。一個小時後,鄒先生發現自己的網路支付賬號被盜,賬戶餘額及銀行卡關聯賬戶損失5000余元。

  警方揭秘:一種手機“隱身大盜”木馬,會攔截手機收到的驗證短信,並直接轉發給不法駭客,重點攻擊對像是網店賣家。不法分子常以“購物清單”等名義發送已被植入“隱身大盜”的二維碼,賣家掃描後會下載該木馬,一旦安裝會導致手機號、短信等資訊洩露,甚至危及網銀和支付賬戶資金。

  虛假團購騙局訂餐費被騙走

  “50元可享原價318元的特色自助餐”,白領小秦看到這個資訊就信以為真,為自己家人訂了8份團購的自助餐,本想一家人吃得開開心心的,不想這個團購完全是個騙局,壓根就沒有這回事,400元的訂餐費就這樣被騙子騙走了,小秦十分鬱悶。

  警方揭秘:騙子最新的手法是,在正規電商平臺伺機發佈虛假折扣資訊,通過超低的價格誘騙網購者登錄虛假團購網站參團購買。因超低價商品在正規網站上也很常見,此類網購釣魚比一般的虛假團購網站更難識別。

  假網購客服欺詐買酸梅湯被騙3萬元

  陳女士網購一箱酸梅湯,完成交易後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支付寶客服,因系統升級,款項無法打到對方賬上,也無法退到支付寶系統中,需要陳女士提供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並登錄淘寶網對照“備忘”裏的提示操作。陳女士登錄賬號後,發現已購酸梅湯備忘欄內寫有“訂單差異,需要填寫退回款的卡號,有效期,三位尾數及手機驗證碼”等資訊。陳女士按照提示操作後,信用卡很快被轉走9999元,連續三次損失金額共計近3萬元。

  警方揭秘:假淘寶客服“備忘”欺詐,是個人賬號資訊洩露後,最易遇到的高危風險。騙子假冒淘寶客服致電受害人,謊稱某項交易異常,要求受害人查看淘寶交易記錄的“備忘”資訊,並誘騙客戶輸入身份證、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敏感資訊,盜取錢財。實際上,交易記錄中“備忘”內容只有買家自己才能填寫,不熟悉此項功能的用戶極易上當受騙。

  偽基站發短信釣魚

  盜刷賬戶資金

  幾天前,王先生收到了一條10086發來的短信,説是可以集積分換話費。“他讓我輸入身份證號、姓名、銀行卡號。”王先生説,輸完之後,也沒見到充上話費,他也沒當回事。結果,當天14時左右銀行客服給他打來電話,説是有一筆交易有點異常。王先生很奇怪,自己並沒有進行任何交易,於是就報了警。

  警方揭秘: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強發垃圾短信和詐騙資訊。在人群密集區自動搜索附近手機卡資訊,強行向用戶發送垃圾廣告或詐騙短信,冒充銀行甚至110等號碼,誘騙中招者訪問虛假網銀,盜刷銀行賬戶資金。

  “支付劫持”木馬

  瞬間被扣1萬元

  張先生購買商品時,總是付款失敗,為了激活訂單,輕信賣家並安裝了對方發來的“訂單解鎖”文件,結果該文件竟被植入木馬,當支付完1元的激活款時,自己銀行卡卻被扣款1萬元。張先生遇到的是網購木馬攻擊,電腦又沒有安裝有效的安全軟體保護。

  警方揭秘:木馬運作後潛伏在系統後臺,實時監視瀏覽器地址欄。一旦受害者在購物網站為商品付款,木馬就會篡改交易數據,將付款對象轉換為駭客的“洗錢賬戶”將錢轉走。

  虛構保障金騙局專騙淘寶賣家

  網店賣家袁小姐反映,一位買家聲稱不能付款,沒多久就有“客服”聯繫她,要她開通繳納“消費者保證金”,併發來繳費連結。結果等袁小姐繳費1000元後,交易記錄竟然顯示在某遊戲平臺購買了遊戲點卡。

  警方揭秘:虛假消費者保障金騙局,是騙子專門針對淘寶賣家“研發”的招數。網路騙子先以消費者的名義,謊稱淘寶商家的商品無法購買,再冒充淘寶網店管理員,以解除交易隱患或解決交易異常問題為由,向店主索要一筆“消費者保障金”並佔為己有。

  “好聲音”中大獎

  領獎先要交錢

  某省破獲一起以“中國好聲音“中獎名義詐騙他人錢財案件,抓獲嫌疑人員8名。經審查,該涉案團夥成員有4名,利用“中國好聲音”虛假中獎資訊詐騙被害人童某華3.2萬元。

  警方揭秘:熱門電視節目一直是釣魚網站模倣的對象,《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熱播節目曾被騙子作為釣魚誘餌模倣。網民一旦誤信“領獎”內容,騙子會以繳納“保證金”、“報名費”、“手續費”等為由,借機詐騙“領獎人”錢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