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工裝備製造成新區産業亮點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32:02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戰旗 報道

  日前,首屆中國(天津)國際海工裝備和港口機械交易博覽會在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展會上,來自濱海新區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與中外300多家企業聚集一堂,掀起一場“深藍風暴”,充分展現了新區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實力。而會上發佈的《天津臨港經濟區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發展思路與行動方案》,更是展現了以臨港經濟區為代表的新區各功能區在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上的雄心。

  作為天津海博會的承辦單位,泰富重裝展示了其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首次將6台全智慧機器人引入展會現場,零距離向客商展示了泰富在業內領先的智慧製造工藝;同時,泰富還用模型和沙盤展示了最新研發的“第五代海上移動碼頭”等系列高端港口和海工裝備及天津臨港智慧製造工業園。

  “泰富只是近年來臨港大力培育發展海工裝備産業的縮影。”臨港經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在海博會上發佈的《天津臨港經濟區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發展思路與行動方案》,臨港經濟區以‘打造高彈性、可持續、具有臨港特色和競爭力的海工裝備産業集群’為産業目標,制定了‘龍頭帶動引領、産業細分板塊與産業全鏈條互為依託和促進’的戰略。根據産業類別、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將海工産業集群細分為八大板鏈體系,並搭建六大創新平臺。形成我國海工裝備製造産業發展集聚區。”

  該負責人稱,在“十三五”規劃中,臨港經濟區將海工裝備製造産業的集聚發展和創新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到2017年末,初步形成海工裝備製造産業發展集聚區,船舶海工裝備年銷售收入達到70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船舶和海工龍頭企業集團;到2020年末,形成海工裝備製造産業發展集聚區,培育10家以上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船舶和海工龍頭企業集團,引進培育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企業10家以上,超10億元企業15家以上,船舶海工裝備産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30%,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30%以上。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標誌性産品,基於“網際網路+”的海工裝備生産性服務業實現創新發展,形成以海工成套裝備為核心、以基礎部件為支撐、以全鏈服務為特色的完整産業體系。

  據記者了解,臨港確立了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海洋工程裝備産業基地、環渤海海洋工程裝備綜合服務基地和海洋工程裝備自主創新國家級示範區的中期發展目標;到2030年,建成世界級海洋工程裝備産業基地的遠期發展目標。

  不僅僅是臨港經濟區,濱海新區的其他功能區也非常重視海工産業的發展。例如,天津濱海高新區正在打造千億級的海洋産業集群,努力建設國家科技興海主導區,用科技不斷撬動“藍色經濟”。海洋科技園聚集了以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為代表的涉海企業60多家,形成了海上油田開採服務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工程船舶工業、海洋化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六大海洋産業,集聚發展、上下游産業對接的格局初步形成。東疆港保稅區在融資租賃、離岸金融、啟運港退稅和國際航運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勢,為海洋工程裝備産業做大做強創造了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