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金融機構穩步推進“一帶一路”

  • 發佈時間:2015-12-22 23:31: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抓好“一帶一路”建設落實,發揮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機構的融資支撐作用,抓好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

  業內人士認為,亞投行與絲路基金作為對“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保駕護航”的融資機構,在運作過程中將面臨國別、地緣政治、經營等各類風險。

  盤古智庫首席金融市場研究員、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與一般商業投融資機構不同,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是以國家主權信用為背景,更多是以開發性項目為投融資標的,介於盈利與民生建設之間,在投融資領域具有區域性特點。

  同時,作為國際性開發金融組織,亞投行與絲路基金必然面臨經營風險與市場風險。因此,在運作初期,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應謹慎投資。

  有業內人士指出,絲路基金完全由中國出資,作為一種新型投資模式,受到不少國家的歡迎。對於一些“重債窮國”來説,因為主權評級低、貸款成本高,過去採取的主權融資模式已難以為繼,而這種股權融資配合債權、貸款等模式的新型融資模式將更為便利。“中國並非是唱‘獨角戲’。”許維鴻強調,“亞投行、絲路基金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金融組織是‘共生關係’,共同為全球化經濟服務,在以中國為主的倡導下,與其他金融組織和國家相互配合,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受益。”

  在抓好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方面,許維鴻表示,首先要吸取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的經驗教訓,“一帶一路”産能合作需智庫先行;其次,為了規避政治週期風險,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夥伴的選擇上應上市公司優先;再次,對外投資要巧用金融創新的資金杠桿,用足國家各級政府“一帶一路”産能合作金融政策;最後,“一帶一路”的産能合作需要盡可能實現“資本閉環”,將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進行有機結合。

  “如此方能加快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增加亞投行與絲路基金融資便利,真正帶動國內企業‘走出去’。”許維鴻説。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